送杨山人归嵩山阅读答案+拼音版+翻译
送杨山人归嵩山阅读答案
一、有人评价这首诗“口道送别而全无怅意”,请简要阐释。
诗歌写友人所去之地清幽宁谧,神秘高远,但开头言“我有”,好像他要去的是诗人的家,丝毫没有远离的愁绪;想象中友人归山后的生活是恬淡安适的;最后诗人设想自己骑龙访友的瑰奇场景,豪放飘逸。总之,诗人表达了惜别之情,但一点惆怅之意都没有。
二、首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嵩山玉女峰远离世俗的神秘色彩,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向往之情。
三、从行文看,全诗分几个层次?请加以概括。
分三个层次:前四句写嵩山的瑰奇景色,五、六句想象杨山人归山后采摘仙草的活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要和他一起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四、明人胡应麟评价李白的这首诗“虽言送别,然不露愁情,一以贯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释。
同意。前半部分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并以“我有”开头,仿佛友人去的就是自己的家,毫无远离的愁情;而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也显得恬淡安逸;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虽然传达送别之意、惜别之情,但始终没有流露愁情悲意。
五、前人在评论本诗时曾说,这首诗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自始至终不写离愁别恨,而是用景语代替情语,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意。本文中的景语,既为外在景物,也为内在感情。如前四句所写的景色清幽高远,以此抒发诗人对嵩山以及对昔日遁迹山林、寻仙访道生活的眷恋之情,同 时寄托着隐居者高洁的情怀;五、六句写杨山人归山后的恬静安适的生活,就寓有怀念杨山人和向往栖隐生活的思想感情。结尾骑龙相访的画面,显得豪放飘逸。(本诗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达出来)
送杨山人归嵩山原文及拼音版注音:
wǒ yǒu wàn gǔ zhái ,sōng yáng yù nǚ fēng 。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cháng liú yī piàn yuè ,guà zài dōng xī sōng 。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ěr qù duō xiān cǎo ,chāng pú huā zǐ róng 。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suì wǎn huò xiāng fǎng ,qīng tiān qí bái lóng 。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送杨山人归嵩山翻译(译文):
我有万古不坏的仙宅,那就是嵩山之阳的玉女峰。
那挂在东溪松间的一片明月,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杨先生您又要去那里采集仙草,去攫食紫花的昌蒲保持青春的面容。
年底时我将到嵩山之阳拜访您,您可能正在青天上乘着白龙来相迎。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初年。杨山人大约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一诗云:“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唯有君。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在朱紫盈门的境遇里,与之言行契合的只有这位杨山人,可见两人情谊之深。如今这位道合者就要离去,诗人抚今忆昔,感慨倍增。
全诗分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嵩山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嵩山以及对昔日遁迹山林、寻仙访道生活的眷念之情。
首联写峰峦,起句豪迈。一个“我”字颇有“万物皆备于我”的气概。“万古宅”似即指嵩阳县境内的玉女峰。李白当年访道嵩山,未必就栖身于此,这里选用“玉女”的峰名,是为了与上句的“万古宅”相对应。“玉女”为天上的仙女,“万古宅”就暗含仙人居所的意思,使神异的气氛更加浓厚,也更加令人向往。
三、四句展示的境界更加美丽神奇。月不可留,而要“长留”,并且使它处在最恰当、最美好的位置上。晶莹的月亮悬挂在苍翠挺拔的松树之上,下面是长流不断的溪水。它不只生动地显现了嵩山秀丽的景色,而且寄托着隐居者高洁的情怀。
五、六句为第二层,写杨山人归山后的活动。诗人想象杨山人归去后将采摘仙草,而嵩山玉女峰一带就散布着开满紫花的菖蒲。这种菖蒲“一寸九节,服之长生”(《神仙传》),正可满足他求仙的欲望。这联上句写人,下句写山。人之于山,犹鱼之于水,显然有“得其所哉”的寓意。“尔”字又和前面的“我”字呼应,渲染出浓郁的别离气氛。
末二句为第三层,诗人向好友表示“岁晚或相访”要和他一起去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结句把这种思想情绪化为具体的形象:仿佛在湛蓝的天空中,一条白龙在向前蜿蜒游动,龙身上骑坐着风度潇洒的诗人,他那仙风道骨与“青天”、“白龙”相表里,构成了美丽和谐的意境。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从头至尾不写离愁别恨。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写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恬静安适。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通篇紧扣诗题,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达出来。借用前人的话说,就是用景语代替情语。它所写的“景”,既为外在的景物,也为内在的感情,是“情与景偕,思与境共”的统一体。例如描绘嵩山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它的爱慕之情,就寓有怀念杨山人和向往栖隐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内。三者迭合在一起,惜别的情意,就显得十分浓烈。惜别而不感伤,一往情深,而又表现得超奇旷达,这样的送别诗是非常罕见的。它构思新奇,如镜花水月,亦真亦幻,不受通常的时空观念的束缚,不为常人的思想感情所左右,更不因袭模仿,落入前人的窠臼,表现了诗作者惊人的创造力。
李白写诗还常常运用夸张的艺术手腕使描绘的对象理想化、神奇化,以引起读者想象与思慕的情趣。例如,“宅”为常见事物,并无新奇之处,可是在前面加上“万古”二字,就变得神奇、空灵而耐人寻味了。又如一轮明月挂在溪边的松树上,景物固然迷人,但若仅仅如此,诗味并不很多。诗人别出心裁,在前面冠以“长留”二字,突出意志的力量,这样人和物都发生了“超凡入圣”的变化,涂上一层神奇瑰丽的色彩,从而引人遐想,逗人情思。唐人张碧曾用“天与俱高,青且无际”(《唐诗纪事》)评价李白的诗,这八个字形象地表现了李白诗歌神奇超迈而又质朴自然的特色,确乎是知音者的评判。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古诗全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译文 在杨花落完...
-
妾薄命拼音版注音: hn d zhng ā jiāo , zh zhī hung jīn wū 。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k tu lu jiǔ tiān , su fēng shēng zhū y 。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chǒng j i hun xiē , d shēn qng qu...
-
作品简介《上李邕》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
-
少年子拼音版: qīng yn sho nin zǐ , xi dn zhāng ti zuǒ 。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ān mǎ s biān kāi , tū r li xīng gu 。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jīn wn lu fēi niǎo , y r qing lu w 。 金丸...
-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拼音版注音: wǒ yn xi tiǎo shī shng yǔ , shu fēng s s chuī fēi yǔ 。 我吟谢脁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 xi tiǎo yǐ m qīng shān kōng , hu li j zhī yǒu yīn gōng 。 谢脁已...
-
送张舍人之江东拼音版注音: zhāng hn jiāng dōng q , zhng zh qiū fēng sh 。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tiān qīng yī yn yuǎn , hǎi ku gū fān ch 。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bi r xng y m , cā...
-
山鹧鸪词拼音版注音: kǔ zhú lǐng tóu qiū yuè huī , kǔ zhú nán zhī zhè gū fēi 。...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翻译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
-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玉真仙人词》翻译译文 玉真公主真是真人啊,时时来往于华山太华峰...
-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拼音版注音: bi l jin r mi , hng yn su shuāng diāo 。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bi jūn ru fǔ yǎng , chūn fāng c qiū tio 。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ti shān cu xi yn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