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唐诗大全 > 李白

《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赏析-李白的诗

作者:admin123来源:网络整理于:2023-06-26阅读:

古风(其一)原文

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古风(其一)赏析

宋代程颢曾把《论语》的文章比做玉,《孟子》的文章比做水晶,认为前者温润,而后者明锐。一般说来,李白的诗偏于明锐而有锋芒的一路,但这首诗却气息温润,节奏和缓,真正做到了“大雅”的风度。

开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是全诗的纲领:第一句统摄“王风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第二句统摄“圣代复元古”到最后“绝笔于获麟”。这样开门见山,分写两扇,完全是堂堂正正的笔仗。这两句虽则只有十个字,可是感慨无穷。这里的“大雅”并不是指《诗经》中的《大雅》,而是泛指雅正之声。雅声久矣不起,这是正面的意思,是一层。然则谁能兴起呢?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落出“吾”字,表出诗人的抱负,这是第二层。可是诗人这时候,已非少壮,而是如孔子自叹一样“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即使能施展抱负,也已来日无多了,这是第三层。何况茫茫天壤,知我者谁?这一腔抱负,究竟向谁展示、呈献呢?这是第四层。这四层转折,一层深一层,一唱三叹,感慨苍凉,而语气却又浑然闲雅,不露郁勃牢骚,确是五言古诗的正统风度。

首两句点明正意以后,第三句起,就抒写“大雅久不作”了。春秋而后,以关雎麟趾王者之风为代表的诗三百篇已委弃于草莽之中,到了战国,蔓草更发展为遍地荆棘。三家分晋,七雄争强,虎斗龙争直到狂秦。四句一路顺叙下来,托出首句的“久”字,但如再顺叙下去,文气就未免平衍了,所以“正声何微茫”一句,用顿宕的问叹,转一口气。“正声”即是“大雅”,“何微茫”即是“久不作”,一面回应上文,一面反跌下句的“哀怨起骚人”。《诗经》本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说法,这里把屈原、宋玉,归之于哀怨,言外之意,还是留正声于微茫一脉之中。屈、宋都是七雄中楚国的诗人,论时代在秦以前,这里逆插一句,作为补叙,文势不平。于是再用顺叙谈到汉朝,“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说明扬雄、司马相如,继楚辞之后,在文风颓靡之中,激起中流,可是流弊所及,正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所说:“竞为侈靡闳衍之辞,没其风喻之义”,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所说“扬马沿波而得奇”一样,荡而不返,开出无边的末流。诗人写到这里,不能像账册一般一笔一笔开列下去了。于是概括性地总束一下,“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说明以后的变化虽多,但文章法度,总已沦丧。尤其“自从建安来”,三曹七子之后,更是“绮丽不足珍”,这与《文心雕龙·明诗》所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大意相近。诗人反对绮丽侈靡,崇尚清真自然的文艺主张是显而易见的。诗写到这里,自从春秋战国直到陈隋,去古不可谓不远,写足了“大雅久不作”句中的“久”字,于是掉转笔来,发挥“吾衰竟谁陈”了。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这六句铺叙唐代的文运,诗人故弄狡狯,其实半是假话。唐代是近体律绝诗新兴的时代,何尝有所谓“复元古”?唐太宗以马上得天下,高宗、中宗、睿宗之间,历经武后、韦后之变,又何尝有所谓垂衣裳无为而治天下?王、杨、卢、骆、沈、宋的诗,虽各有胜处,但用“清真”两字,也只是李白个人的说法,而不足以代表初盛唐的风格。文才处休明之世,乘时运而飞跃,有如鲤鱼踊跃于龙门,繁星罗布于秋天。这里写唐代的进士科,比较真实,但唐代主要以诗赋取士,文胜于质,又何尝有所谓“文质相炳焕”?这些还是枝节的问题,如果唐朝统治者真能如李白这六句诗所写的那样,李白应该早就复兴“大雅”,重振“正声”,何至于“吾衰竟谁陈”呢?这六句与“吾衰竟谁陈”之间的矛盾,说明了诗人这六句是故布疑局,故意地正反相形的。所以下文从“众星”中跃出“吾”来,用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申说自己已无创作之意,只有把“废兴万变”之中的那些作品,像孔子删诗一般,把它整理一下,去芜存菁罢了,这样庶几还可以“垂辉映千春”。可是孔子毕竟不是仅仅删述而已,赞周易、删诗书、定礼乐之外,最后还是作了流传千载的《春秋》,直到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时才绝笔。诗人的抱负,亦正是如此。最后两句,从“吾衰竟谁陈”,“我志在删述”的较消沉的想法,又一跃而起,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斩截之辞,来反振全诗,表示愿意尽有生之年,努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诗人以开创一代诗风为己任,自比孔子,正说明他对自己期许很高。这一“立”字又遥遥与起句的“作”字呼应,气足神完,于是乎“大雅”又“作”了。

由于这首诗的主意在复振大雅之声,所以诗人在写作时,其胸襟风度,也一味的大雅君子之风,不能骏发飘逸,也不能郁勃牢骚,完全用中锋正笔。因此,即使在“吾衰竟谁陈”的慨叹之中,对当代有所不满,而只能以“圣代复元古”等六句正面颂扬之辞,来微露矛盾之意。这并非诗人故作违心之论,而是写这首诗的立场使然。千古以来,对此诗都是顺口随便读过,未尝抉出其矛盾之处的用心所在,未免辜负了诗人当时以此诗冠全集卷首的苦心了。

全诗一韵到底,音节安雅中和。最后两句,由于立意的坚决,音调也不自觉地紧急起来,“立”“绝”“笔”三个入声字,凑巧排列在一起,无意中声意相配,构成了斩钉截铁的压轴。

猜你喜欢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翻译及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古诗全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译文 在杨花落完...

  •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拼音版注音: bi l jin r mi , hng yn su shuāng diāo 。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bi jūn ru fǔ yǎng , chūn fāng c qiū tio 。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ti shān cu xi yn z...

  • 妾薄命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李白)

    妾薄命拼音版注音: hn d zhng ā jiāo , zh zhī hung jīn wū 。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k tu lu jiǔ tiān , su fēng shēng zhū y 。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chǒng j i hun xiē , d shēn qng qu...

  • 夜宿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翻译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

  •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拼音版注音: wǒ yn xi tiǎo shī shng yǔ , shu fēng s s chuī fēi yǔ 。 我吟谢脁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 xi tiǎo yǐ m qīng shān kōng , hu li j zhī yǒu yīn gōng 。 谢脁已...

  • 古诗少年子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少年子拼音版: qīng yn sho nin zǐ , xi dn zhāng ti zuǒ 。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ān mǎ s biān kāi , tū r li xīng gu 。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jīn wn lu fēi niǎo , y r qing lu w 。 金丸...

  • 《上李邕》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上李邕》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

  • 山鹧鸪词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山鹧鸪词拼音版注音:   kǔ zhú lǐng tóu qiū yuè huī , kǔ zhú nán zhī zhè gū fēi 。...

  • 玉真仙人词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玉真仙人词》翻译译文 玉真公主真是真人啊,时时来往于华山太华峰...

  • 送张舍人之江东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送张舍人之江东拼音版注音: zhāng hn jiāng dōng q , zhng zh qiū fēng sh 。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tiān qīng yī yn yuǎn , hǎi ku gū fān ch 。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bi r xng y m , cā...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