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桥·全文及赏析
洛桥
【作者:李益】
金谷园中柳,
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一陽一桥。
【鉴赏】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一陽一市)。大唐盛世之时,每逢一陽一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乱后,已无往日盛景。
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隐约可见。诗人春日独上洛一陽一桥,北望金谷园,即景抒怀,以寄感慨。
开篇先写眼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宛如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一色 满园的好景致。接着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此刻却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昔日繁华的洛一陽一桥上,备感冷落,不胜感慨。
显然,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常、繁华易逝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不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一陽一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今日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而不单纯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向往,却又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唤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注,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言之,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观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将历史的一时繁华与大自然的眼前春一色 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冷峻,十分概括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
-
洛桥 【作者:李益】 金谷园中柳, 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 一 陽 一 桥。 【鉴赏】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 一 陽 一 市)。大唐盛...
-
从军北征 【作者: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由于注入了诗人自己的...
-
春夜闻笛 【作者: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 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 无穷雁, 不待天明尽北飞。 【鉴赏】 这首《春夜闻笛》是诗人谪迁 一 江 一 淮时的思归之作。 从李益今存诗...
-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作者: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 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 遣向邻房觅户钩。 【鉴赏】 唐代长安城东北角的长乐坊,座落着一处佛寺,寺内朱红...
-
边思 【作者:李益】 腰垂锦带佩吴钩, 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 只将诗思入凉州。 【鉴赏】 这首诗颇象一首自题小像赠友人的。但它并不单纯描画外在的形貌装束,而是...
-
隋宫燕 【作者:李益】 燕语如伤旧国春, 宫花欲落旋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 几度飞来不见人。 【鉴赏】 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荒 一 婬 一 嬉游、奢侈腐化的昏庸皇帝,他在...
-
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作者: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鉴赏】 诗题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讷沙。据说唐代丰州有九十九泉,在...
-
喜见外弟又言别 【作者:李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鉴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表弟(...
-
写情 【作者: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 【鉴赏】 这首七绝以《写情》为题,描写了恋人失约后的痛苦心情。 此诗所写的时间大...
-
上汝州城楼 【作者:李益】 黄昏鼓角似边州, 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川对垂泪, 伤心不独为悲秋。 【鉴赏】 这是一首登临抒慨之作。汝州,唐时属于都畿道,州治在今河南临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