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原文+译文+赏析
诗鉴赏
这首《》,构思新巧,是小诗中的佼佼者。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一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 “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一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着一“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一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一色。真正的春一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一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一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一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
“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一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
新秋朝凉未见日, 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 百马攒蹄近相映。 毬惊杖奋合且离, 红牛缨绂黄金羁。 侧身转臂著马腹, 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 挥霍纷纭争变...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窦凤才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
-
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 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 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 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 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 韩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
-
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 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陽骋雄俊, 万里禽一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 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 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
-
座下寥落如明星。 华山女儿家奉道, 欲驱异教归仙灵。 洗妆拭面着冠帔, 白咽红一颊长眉清。 遂来升座演真诀, 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谁人暗相报, 訇然振动如雷霆。 扫除众寺人...
-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 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
-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 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 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 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 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
-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陽(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
-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 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 相公新破蔡州回。 韩愈诗鉴赏 这首诗写在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凯旋途中。当时唐军抵达潼关,...
-
早春 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诗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