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原文+译文+赏析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五岳祭秩皆三公,
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
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
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
-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
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
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
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
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
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
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
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
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
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
神纵一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
星月掩映云朣胧。
猿鸣钟动不知曙,
杲杲寒日生于东。
诗鉴赏
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诗歌,是客观的现实生活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由于客观现实和诗人境遇的不同,诗歌的艺术风格也有变化。《衡岳》和《山石》虽是出自同一手笔,且是同类题材的作品,但两者风格明显有别。《山石》写得清丽飘逸,而本诗则写得凝炼典重。
贞元十九年( 803),关中大旱,饿殍遍地。韩愈上书皇帝,请宽民徭,触犯唐德宗及权贵,被贬为陽山令。贞元二十一年( 805)顺宗即位(八月改年号为永贞),遇大赦,离陽山,到郴州等候命令。同年,宪宗登基,又议大赦,韩愈由郴州赴江陵府任法曹参军,途中游衡山时写下这首诗。
诗人通过仰望衡岳诸峰、谒祭衡岳庙神、占卜仕途吉凶和投宿庙寺高阁等情况的叙写,抒发个人的深沉感慨,一方面为自己投身蛮荒之地终于活着北归而庆幸,一方面对仕途坎坷表示愤懑不平,实际上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一种抗议。
开篇六句写望岳。起笔超拔,用语不凡,突出南岳在当时众山中的崇高地位,引出远道来访的原因。
“我来”以下八句写登山。来到山里,秋雨连绵,-阴-晦迷蒙;等到上山时,突然云开雨霁,群峰毕现。
整段以秋空-阴-晴多变为背景,衬托出远近诸峰突兀环立,雄奇壮观,景象阔大,气势雄伟。“潜心默祷若有应”句,借衡岳有灵,引起下段祭神问天的心愿。
“森然”以下十四句写谒庙,乃全诗的核心。韩愈游南岳,虽不离赏玩名山景色,但更主要的还是想通过祭神问天,申诉无人理解、无处倾吐的悒郁情怀。在叙写所见、所感时,肃穆之中含诙谐之语,涉笔成趣。最后四句写夜宿佛寺。身遭贬谪,却一觉酣睡到天明,以旷达写郁闷,笔力遒劲。末句“寒日”,呼应“秋雨”、“-阴-气”。全篇章法井然。
这首诗的思想价值虽不高,艺术表现上却有特色。
全篇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境界开阔,色彩浓重,语言古朴苍劲,叙述自一由灵活。篇幅不短,而能一韵到底,一气呵成。双句末尾多用三平调,少数收尾用“平仄平”,读起来重而不浮,颇具声势。
-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陽(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
-
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 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 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 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 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 韩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
-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 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
-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 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 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 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 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
-
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 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陽骋雄俊, 万里禽一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 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 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
-
新秋朝凉未见日, 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 百马攒蹄近相映。 毬惊杖奋合且离, 红牛缨绂黄金羁。 侧身转臂著马腹, 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 挥霍纷纭争变...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窦凤才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
-
座下寥落如明星。 华山女儿家奉道, 欲驱异教归仙灵。 洗妆拭面着冠帔, 白咽红一颊长眉清。 遂来升座演真诀, 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谁人暗相报, 訇然振动如雷霆。 扫除众寺人...
-
早春 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诗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
-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 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 相公新破蔡州回。 韩愈诗鉴赏 这首诗写在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凯旋途中。当时唐军抵达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