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鹤》赏析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翩。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余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竟腥膻;
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诗鉴赏
此诗题目为《感鹤》,全篇也都围绕着鹤来写。
鹤本是一种惹人喜爱的鸟。《世说新语》中以“鹤立鸡群”来比喻人才德突出或仪表出众。古人还有鹤为仙禽的说法。因此诗人在这首诗里落笔描写鹤的不同寻常之处。诗一开始说有一只鹤,卓然不群,高翔于田野之上。鹤本是仙禽,加之这只鹤又是不愿入群随俗者,则其不与俗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自不待言。因此诗人说它饿不吃腐鼠之肉,渴不饮盗泉之水。①腐鼠:腐烂的死鼠,比喻轻贱之物。《庄子·秋水》:“于是鸱(鹰的一种)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②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相传县境有八十七泉,只有盗泉不流,其余皆汇为泗河。《一尸一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在这里用腐鼠、盗泉代表肮脏,不登大雅之堂的事物。通过描写鹤对这些东西避之唯恐不及的行为来刻画它的高洁。《淮南子·说山训》说:“曾子之廉,不饮盗泉。”陆机《猛虎行》云:“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可见这只非同寻常的鹤具有贤人曾参那种清廉节操的,即使是与众鸟共同飞舞,它也自有卓然不群之处。诗人进而指出,这只鹤的这种情况一直保持了十余年之久,可见这是一只操守坚定、永远不会堕一落尘俗的野鹤。
然而,“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即使操守坚定、耿介正直的野鹤,一旦兴起贪欲之念,最终地将彼矰缴捕获。这样,从前那种鹤立鸡群的卓然不俗,那种不食氵巫腐的耿直,就都成为过眼烟云,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诗人在最后以感叹收结:为了混一碗饱尚且会尽弃多年的高洁,况且能有乘坐大夫之车的厚遇呢!
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形象地表达生活中的某种哲理,人的某种志向或情趣。寓言本身就是一种喻体,即使不指出本体为何物,人们也会在具体的形象中感悟到诗人的用意所在。读了这首诗,我们不难明白诗人意在讽刺那些立志不坚、为口腹之欲抛弃宏愿的人。从诗中带有故事性*的描述来看,应当是确有所指的。诗的大部分都在写鹤,以鹤喻人,只是尾部发了四句议论,这些议论与一般寓言中的议论不同,并非概念化的,而是用诗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紧密结合,以浅映深,造成抑扬跌宕,使人感到那种见小利而忘人格,见大利必大失“清风”的“高洁之士”,只不过是徒摆“清高”的姿态而已,一旦有利可图,那些不甚高洁的举止就会把一切都暴露出来。居易另有一首《鹤》诗,描写了另一种鹤:“低头只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或许这种清高孤傲的丹顶鹤才是他的理想。
-
这首五言绝句,全由对句组成,类似五律的中间两联。全诗以柳写人,借景抒情。首句以半朽描画树,次句以多情形容人,结尾两句以开元和长庆二年交代时间跨度。诗人以简括的笔触...
-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道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同时以景衬情,透露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
-
...
-
杜陵叟全文(原文):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
-
白居易《长相思》赏析 【原文】 长相思[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用《...
-
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诗鉴赏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
-
逆风惊浪起, 拔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 高于滟滪堆。 白居易诗鉴赏 这首诗是元和十四年(819 )白居易自江州司马调任忠州刺吏,三月一经过瞿塘峡时所作。 大凡诗词抒情状物,或含...
-
...
-
昭君怨拼音版注音: mng fēi fēng mo zu pīng tng , h zi jiāo fng yīng s xīng 。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zhǐ d dāng nin bi gōng y , h cng zhuān y fng wi png 。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