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紫阁山北村》赏析
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
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
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
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
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
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
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
中尉正承恩!”
诗鉴赏
的诗在我国叙事诗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首《宿紫阁山北村》,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画面,叙述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小事,以小见大,极其深刻地反映出生活中某些本质的东西,达到针砭时弊的目的。
此诗首二句写诗人因为游览紫阁峰,夜里就近住宿在山下老农家里。此处距离京城长安不远,可以说是在天子脚下,当地百姓的人身、财物安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白居易住宿的这家农户也似乎较为富裕,见到客人很高兴,准备开樽饮酒相贺。“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既表现出这位老农的质朴、可爱,又透露出诗人与平民百姓和谐融洽的关系。展现出一幅纯朴的村老敬宾图。
然而,宾主二人举杯尚未畅饮,竟有暴卒一群,挟刀持斧,蛮横无理地闯了进来,欢快的气氛一扫而尽。诗人明点暴卒,而不说是土匪盗贼,说明来者非同一般。因为天子脚下,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家劫舍者并不多见。果然,来者不善,“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这伙人反客为主,主人反而敛手表示恭敬,退避三舍,把自己的财物拱手相让。而暴卒们夺酒掣飧之后,将斧头对准中庭生长三十多年的大树。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所谓“惜不得”,其实是指“不得惜”,珍惜也没有用。不难想象,生长三十余年的大树,既可美化环境,遮荫蔽日,又是绝好的栋梁之材,无端被掠,主人心中是何等滋味。凡此种种,作者仅用“惜不得”三字道出,而主人的无可奈何则尽皆展现。“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这两句道出了这伙人的庐山真面目,原来竟是吃皇粮的天子卫兵。至此,这伙人何以如此霸道无理也就不言而喻了。神策军设置于天宝年间,德宗贞元以后,逐渐被宦官所掌握,他们依仗皇帝的一宠一幸,虎假虎威,气焰嚣张,欺压百姓,甚至干预朝政。面对他们的走卒,诗人劝主人慎勿多言,以免惹祸,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
此诗纯用白描手法,如实地叙述他所亲自经历的一件小事,情景逼真,用语尖锐,冷嘲热讽,毫不掩饰,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德宗时期神策军扰民劫物的罪恶。
-
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
杜陵叟全文(原文):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
-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道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同时以景衬情,透露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
-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诗鉴赏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
-
逆风惊浪起, 拔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 高于滟滪堆。 白居易诗鉴赏 这首诗是元和十四年(819 )白居易自江州司马调任忠州刺吏,三月一经过瞿塘峡时所作。 大凡诗词抒情状物,或含...
-
...
-
这首五言绝句,全由对句组成,类似五律的中间两联。全诗以柳写人,借景抒情。首句以半朽描画树,次句以多情形容人,结尾两句以开元和长庆二年交代时间跨度。诗人以简括的笔触...
-
...
-
白居易《长相思》赏析 【原文】 长相思[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用《...
-
昭君怨拼音版注音: mng fēi fēng mo zu pīng tng , h zi jiāo fng yīng s xīng 。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zhǐ d dāng nin bi gōng y , h cng zhuān y fng wi png 。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