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唐诗大全 >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赏析

作者:白居易来源:网络整理于:2022-07-18阅读:

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

生逢圣代无征战;

惯听梨园歌管声,

不识旗一槍一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征兵,

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

五月万里云南行。

闻道云南有泸水,

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

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

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

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

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

偷将大石槌折臂;

张弓簸旗俱不堪,

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

且图拣退归乡土。

此臂折来六十年,

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

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

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

身死魂飞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

万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听取: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

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

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

请问新丰折臂翁。

诗鉴赏

南诏是居住于云南大理一带的少数民族白族政权。

开元十六年( 738),唐玄宗封南诏王阁逻凤为云南王。天宝九年( 750),因云南太守张虔陀侮辱阁逻凤,挑一起战争。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攻打南诏,大败。杨国忠当政期间,派剑南留后李宓继续征战,又遭全军覆没。两次征战前后死伤士兵二十余万人,国力大伤。安禄山得以乘机起兵,发动叛乱。自此,一度繁荣富强的唐帝国逐步走向衰亡。诗人有感于此,于元和时代写下了这首沉痛激愤的《新丰折臂翁》。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偶尔在街头漫步,遇到一个年龄在八十左右,满面白须,右臂骨折的老翁,他用左臂凭靠着玄孙,步履蹒跚地向前走着。诗人见此情景,便上前询问老翁折臂的原因。于是新丰老翁向诗人讲述了一段凄惨的故事。

他的籍贯是原来的新丰县。他原是幸运的,因为他生逢圣明的朝代,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开元时期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代,以致不懂得旗一槍一弓箭为何物,,仅听惯了宫苑梨园中传出的歌舞管弦之一声。然而好景不长,天宝时期,云南一带烽烟四起,朝廷大举征兵,在凄惨的哭泣声中,儿子告别母亲,丈夫辞别了妻子。听说云南泸水一带,瘴气迷漫,还要徒步渡过那热如沸汤的大河!据说相继奔赴战场者,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这一年,他二十四岁。很不幸,征兵的名册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怎么办?夜深人静,他偷偷地用石头将自己的手臂砸断。从此他变成了残废,但也因此逃脱了远戍云南之苦。作为一个断臂的残废人,他是不幸的,因为六十年来,伤痛时时折磨着他;但他从未后悔,因为他没有做云南万人冢上的望乡鬼,他毕竟还活着,虽然活得并不轻松。

是谁造成了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是谁驱使那些平民百姓到遥远的云南卖命,而死无葬身之地?

又是谁逼迫了新丰人的自断其臂?诗歌最后一段“老人言,君听取”云云,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开元时的贤相宋璟,为了避免边将为邀功而轻启战争,对于杀敌有功的天武军牙将郝灵佺没有论功行赏,仅在次年授他为郎将,以防止与少数民族的纠纷,从而保证了边境的安宁。而杨国忠之流为达到个人邀功的卑鄙目的,不惜开边寻衅,视数十万平民百姓的性*命为儿戏,驱赶他们到环境极为恶劣的边远地区去作战,造成千万个家庭的悲剧,也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诗人把宋璟与杨国忠作了鲜明的对比,其褒贬倾向不言自明。他反对不义战争,希望各民族和睦相处,表现出诗人的宽大胸襟和善良的愿望。

早在诗人写成此诗以前,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李白,在《古风·羽檄如流星》中,就曾针对杨国忠之流谎报战功、害民误国的卑鄙行径发出了“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的慨叹,主张象舜那样,不以武力讨伐,而用文治使敌人顺服。

李白在描写被迫入伍的士卒们与家人诀别时写道:“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他们的悲伤痛哭,使得日月都为之惨淡不明。这几句话可与《折臂翁》“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相映照。但李白毕竟是个富于想像力的浪漫型诗人。他形容那些到前线的士卒“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而主张诗文通俗易懂的则借老翁之口娓娓地向读者诉说一个不幸的故事,而穷兵黩武之祸自不待言,这与李白一腔热血喷薄而出式的呼喊大相径庭。风格虽不同,却是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此诗的结构完全符合诗人《新乐府序》所谓“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要求,首尾照应。在表达诗人的主观倾向时,仍不忘以新丰折臂翁的悲惨遭遇作为富有说服力的见证。

猜你喜欢
  • 《感情》赏析

    ...

  • 《勤政楼西老柳》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全由对句组成,类似五律的中间两联。全诗以柳写人,借景抒情。首句以半朽描画树,次句以多情形容人,结尾两句以开元和长庆二年交代时间跨度。诗人以简括的笔触...

  • 《南浦别》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道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同时以景衬情,透露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

  • 杜陵叟翻译、赏析、拼音版、阅读答案

    杜陵叟全文(原文):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

  • 《放言五首.其三》赏析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诗鉴赏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

  • 《邓州路中作》赏析

    ...

  • 昭君怨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昭君怨拼音版注音: mng fēi fēng mo zu pīng tng , h zi jiāo fng yīng s xīng 。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zhǐ d dāng nin bi gōng y , h cng zhuān y fng wi png 。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

  • 《新乐府.杜陵叟》赏析

    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 《长相思》原文·翻译·赏析

    白居易《长相思》赏析 【原文】 长相思[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用《...

  • 《夜入瞿塘峡》赏析

    逆风惊浪起, 拔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 高于滟滪堆。 白居易诗鉴赏 这首诗是元和十四年(819 )白居易自江州司马调任忠州刺吏,三月一经过瞿塘峡时所作。 大凡诗词抒情状物,或含...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