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唐诗大全 > 白居易

《秦吉了》赏析

作者:白居易来源:网络整理于:2022-07-18阅读:

彩一毛一青黑花颈红;

耳聪心慧舌端巧,

鸟语人言无不通。

昨日长爪鸢,

今朝大嘴乌;

鸢捎-乳-燕一窠覆,

乌啄母鸡双眼枯;

鸡号堕地燕惊去,

然后拾卵攫其雏。

岂无鵰与鹗,

嗉中肉饱不肯搏;

亦有鸾鹤群,

闲立扬高如不闻。

秦吉了,

人云尔是能言鸟,

岂不见鸡燕之冤苦?

吾闻凤凰百鸟主,

尔竟不为凤凰之前致一言,

安用噪噪闲言语!

诗鉴赏

这首诗为《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四十八首。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诗中之鵰鹗,乃指宪台搏击肃理之官,鸾鹤乃指省阁翰苑清要禁近之臣,秦吉了即指谓大小谏官。是此篇所讥刺者至广,而乐天尤愤慨于冤民之无告,言官之不言也。”

陈文所说宪台搏击肃理之官,即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之类,所谓省阁翰苑清要禁近之臣是指那些职位很高、掌握枢要的尚书、门下、中书各省及翰林院的高级官员。他们对于国家政策的制订、实施负有重要责任和影响。至于职掌讽谏的大小谏官,其地位作用更不难想象。这些大大小小的各种官吏,职位、职责虽不同,但在诗人看来,他们应当保护平民百姓的利益,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固性*。自中唐以来,宦官专权,神策军将吏士卒横暴至极,读白氏《宿紫阁山北村》一诗,已见一斑。身受重压的平民百姓,有冤不敢诉,职掌治安的官吏,又不能绳之以法;而负有讽谏、弹劾之责的谏官御史们,又隐瞒事实,不直言进谏于皇帝,致使百姓遭殃,生灵涂炭。诗人对此愤慨已极,因而作此诗以讽刺这一现象。

这首诗和《感鹤》一样,也是寓言体,通篇没有诗句直接表达诗歌的主题思想。但是诗人用简短的诗句,塑造了鸢、乌、鵰、鹗、鸾、鹤及秦吉了等六七个活生生的动物形象。它们的嘴脸被刻画得如此真切生动,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封建时代的各种官吏的罪恶嘴脸。因而从字里行间,并不难看出作品的象征意义。

诗的开头紧扣标题,用寥寥数语介绍秦吉了的出生地、外貌、本领。它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貌,且聪慧异常,,天生就是伶牙俐齿,鸟语人言样样擅长。诗歌以此来比喻朝廷中那些大小谏官们,他们正是如此衣冠楚楚,能言善辩。正象秦吉了这样美丽聪慧的鸟,人们往往对它们抱着莫大的期望一样,平民百姓对朝廷的谏官们也是翘首以待,热切地盼望他们能谏阻那些残酷不公正的政策,在他们遭到欺侮时,能够出来主持公道。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诗人却放下不说,似乎是为了造成一种悬念,转而描绘起其他动物的行为来。

“昨日长爪鸢,今朝大嘴乌。”长爪鸢、大嘴乌都是贪婪凶猛的鸟,“昨日”、“今朝”说明接连不断,不止一次。它们凶狠地扑向燕巢和母鸡,不仅要捕获弱小的鸡燕,还要倾其巢穴,毁其卵雏。这不正是恶霸官吏、蛮横宦官鱼肉下层百姓的象征吗?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象鸡燕般一向安分守己,他们的财产原本就只够勉强维持生命而已,但是他们必须交纳各种名目繁多的赋税,而一旦他们遭受飞来横祸,如财产被抢,性*命不保时,却没有人出来为他们主持公道。因为鱼肉百姓的人全都有势力、有后台,甚至是打着为皇宫采办财物的太监爪牙。这些平民百姓就象遭受欺凌的鸡燕等动物,手无寸铁。诗人对此是愤慨的,他向那些见死不救的旁观者发出了谴责:“岂无周鵰与鹗?嗉中肉饱不肯搏;亦有鸾鹤群,闲立扬高如不闻。”这些鵰、鹗、鸾、鹤等等,要么饱食终日,安闲旁观,要么高飞远走,置难不顾。就象掌管刑法、纠弹的御史大夫一类的大官,对平民百姓的灾难不闻不问一样。因此诗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百鸟之王凤凰身上,希望秦吉了这种能言善辩的鸟能到凤凰那儿向鸟王汇报鸡燕的灾难,为它们主持正义,而不是仅仅在背后嘀嘀咕咕地吵嚷个没完。百鸟之王是皇帝的象征,诗人在此批评谏官们对百姓的遭遇不敢诉之于皇帝。

此诗以鸢、乌、鵰、鹗、鸾、鹤影射封建王朝中的各种官吏,大胆揭露,深刻讽刺,不仅把封建王朝表面上公正庄严的虚伪面目完全揭穿,甚至彻底否定了封建王朝的吏治。但诗人所寄以厚望的也无非是皇帝本人和王朝的律令。

猜你喜欢
  • 《感情》赏析

    ...

  • 《新乐府.杜陵叟》赏析

    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 《勤政楼西老柳》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全由对句组成,类似五律的中间两联。全诗以柳写人,借景抒情。首句以半朽描画树,次句以多情形容人,结尾两句以开元和长庆二年交代时间跨度。诗人以简括的笔触...

  • 杜陵叟翻译、赏析、拼音版、阅读答案

    杜陵叟全文(原文):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

  • 《长相思》原文·翻译·赏析

    白居易《长相思》赏析 【原文】 长相思[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用《...

  • 《夜入瞿塘峡》赏析

    逆风惊浪起, 拔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 高于滟滪堆。 白居易诗鉴赏 这首诗是元和十四年(819 )白居易自江州司马调任忠州刺吏,三月一经过瞿塘峡时所作。 大凡诗词抒情状物,或含...

  • 《邓州路中作》赏析

    ...

  • 《放言五首.其三》赏析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诗鉴赏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

  • 昭君怨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昭君怨拼音版注音: mng fēi fēng mo zu pīng tng , h zi jiāo fng yīng s xīng 。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zhǐ d dāng nin bi gōng y , h cng zhuān y fng wi png 。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

  • 《南浦别》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道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同时以景衬情,透露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