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中早春》赏析
蛰动萌草坼;
潜知陽和功,
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
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
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
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
家人烹荠麦。
诗鉴赏
这是元和七年(812)或八年春初,诗人丁忧居渭村时的作品。元和六年。其母陈氏不幸去世。诗人丁忧居渭村三年有余。这期间收入微薄,贫病交加。
然而,大自然的恩赐是无私的,有时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也能得到暂时的快慰,享受到远离尘世的宁静。这首《溪中早春》正是通过对大地回春时自然的温暖、美妙景象的描绘,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融洽。
开始四句描绘早春的景色,由远及近,由大及小。题目是《溪中早春》,却从雪景着笔“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雪本是冬天的景致,用“未尽”来修饰,就透露出春天的气息。冬去春来,气候转暖,冰雪融化,因此山岭上已见不到大片的积雪,但是早春的温暖还不足以完全消融残雪,朝北的山坡上还星星点点地残留着淡淡雪片。这正是早春的气候特征,是春天的温暖与冬天的严寒交汇时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这两句虽是漫不经意写来,却紧扣“早春”二字。下二句则是承“溪中”而发。“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是写渭水的冰块已经消融,山沟里淙淙涧水中已经孕育出勃勃的生机。诗人抓住残雪、冰消、新碧几个极富典型意义的意象,镜头由远及近,仅用四句话就勾勒出一幅“溪中早春”图,,含蓄隽永,耐人回味。《唐宋诗醇》评此诗:“通首写早春之景,一结言外有情,悠然不尽”,可谓正中肯綮。
面对如此佳妙的早春气象,诗人感叹仅仅吹了几天的春风,就使冬眠的昆虫苏醒过来,稚一嫩的小草破土而出,陽春化育万物,真是一天也不虚度。诗人捕捉自然界气候万物的瞬息变化,默默感受着大自然的伟大。这二句抒发哲理与前面的描绘相呼应,可谓理自景出,景中蕴理,二者自然融会,并无丝毫空讲道理、空发议论之处,加深了读者对早春季节特征的理解。
诗人的心灵是敏一感的,他最先觉察到人世间一切繁杂事物变化的征兆,也最先发现自然界每一丝细微的变化。也许他受够了严冬的折磨,很早就在期待着温暖春天的到来,所以一旦春风吹拂,冰消雪化,他就迫不及待地步出家门,来到大自然中,感受这春天的温暖。“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二句把视角由南山残雪、西涧春溜转到了诗人自身上,他仿佛是一个爱嬉戏游玩的孩子,在明媚的春一光中,欣喜地抚一摸一着小溪边的石头。“拂”字用得极形象传神,刻画出诗人喜悦之极,深深体会到春一光美的神态。春天太美了,以至诗人流连忘返,长时间沉浸在无边的遐想中。审视着傍晚啧啧鸣叫的飞禽,他的心灵在静观中得到了完全的宁憩。
诗的最后四句粗看似与主题了不相关,其实不然。
据说汉代张仲尉的居处,蓬蒿没人,“蓬蒿隔桑枣”
引用这个典故是借喻诗人的清贫,与下句联系起来看,又渲染了一种初春宁静的气氛。这两句很象陶渊明的诗句。至于“归来问夜餐”则描摹出诗人游春归来兴致勃勃的神态,他玩得太尽兴了,因此一回来就吵着要吃饭。而家人奉之以荠麦,亦是清贫家庭的普通食物。这些都显示出诗人虽处在贫病不堪的环境中,也能游离于世俗之外,在自然美中得到了精神慰藉。
全诗表现了初春特有的一种静谧气氛,然静中有动,处处使人感到那春天的脚步正悄悄而来。诗的语言朴素自然,写景、叙事与抒情三者水-乳-交一融,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感受,洋溢着诗人对早春的爱恋之情。
-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
-
白云泉全文(原文):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白云泉全文翻译(译文): 太平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
赋得古原草送别拼音版注音: l l yun shng cǎo , yī su yī kū rng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yě huǒ shāo b jn , chūn fēng chuī yu shēng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yuǎn fāng qīn gǔ do ,...
-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
逆风惊浪起, 拔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 高于滟滪堆。 白居易诗鉴赏 这首诗是元和十四年(819 )白居易自江州司马调任忠州刺吏,三月一经过瞿塘峡时所作。 大凡诗词抒情状物,或含...
-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代文人墨客对其诗歌十分推崇和喜欢...
-
这是一首写音乐的小诗,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已经洋洋洒洒地将琵琶演奏的动人效果表现得淋一漓尽致,这首七绝同样绘出了音乐之美。 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 以紫...
-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和平实流畅的语气画出一个平常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却清新恬淡,诗意浓郁。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见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
-
...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