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宋词精选 > 宋词三百首

忆秦娥·箫声咽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作者:admin123来源:网络整理于:2021-06-07阅读:

  忆秦娥·箫声咽拼音版注音:

  xiāo shēng yè , qín é mèng duàn qín lóu yuè 。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qín lóu yuè , nián nián liǔ sè , bà líng shāng bié 。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lè yóu yuán shàng qīng qiū jié , xián yáng gǔ dào yīn chén jué 。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yīn chén jué , xī fēng cán zhào , hàn jiā líng què 。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箫声咽翻译: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忆秦娥·箫声咽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读来凄婉动人。古人对它评价很高,把它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此词“以气象胜”。这首词中的气象,与人们常所说的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时代的“盛唐气象”已有很大不同,但它又确实是盛唐气象之一种。它博大深厚、意境开阔、气韵沉雄,又带有悲凉之气。这种“气象”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后期李白的作品《古风·一百四十年》《远别离》《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等诗都可以看到。《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中写道:“浮阳灭霁景,万物生秋容。登楼送远目,伏槛观群峰。原野旷超缅,关河纷错重。”与这首《忆秦娥》格调气象十分近似。杜甫天宝后期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也有相类之处。胡应麟说这首词“气亦衰飒”,反映了晚唐王朝衰变的气运。其实此词似是反映了天宝后期表面上依然歌舞升平、内部危机重重的盛唐之衰。因此,这首词可能作于天宝后期。词人以比拟的手法,托秦娥抒情怀,把直观的感情与意象浑融在一起,上片由个人的忧愁写开,下片过渡到历史忧愁。

  这首词不像《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那样由客观景物的渲染过渡到人物内心感受的描摹。它一开始就写出人物内心的情态:呜咽的箫声把秦娥从梦中惊醒,此时,一钩残月斜映在窗前。梦虽断了,她却还似乎沉浸在梦境之中,与情人欢会,可是眼前只有这冰冷的残月陪伴看她。多少个这样的月夜,叫她黯然消魂、顾影自怜。因此,下面自然转入对“灞陵伤别”的回忆。《雍录》载:“汉世凡东出涵、潼,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柳相送。”可是,柳色绿了,一年又一年,而伊人依然远隔一方,只有那鸣咽的箫声和着低声的啜泣,冰冷的残月陪伴着消瘦的倩影,葱绿的柳色句起往事的回忆。实际上这是作者以秦娥对情人的思念来表达内心对某种事物的苦思与追求,这种苦思与追求是执着的,然而又是没有结果的。

  词的上片始终纠葛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之中,下片则出现了较大的跌宕。似乎比拟手法已不能满足感情的表达了,词人要撇开先前的主体,直接把自己融入画面之中。换头处突兀以“乐游原上清秋节”起,画面是清秋节佳侣如云的狂欢时景,可是主人公茕茕孑立在西风残照之中,“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杜甫《乐游园歌》)。此时,个人的忧愁完全被抛开了,或者说融入了历史的忧愁之中,词人通过对秦、汉那样赫赫王朝的遗迹——咸阳古道、汉代陵墓的掇取,从而进入了历史的反思。古道悠悠,音尘杳然,繁华、奢侈、纵欲,一切都被埋葬了,只剩下陵墓相伴着萧瑟的西风,如血的残阳,百年、千年地存在下去。作者不是在凭吊秦皇汉武,他是在反思历史和现实。这里交杂着盛与衰、古与今、悲与欢的反思。词人固然没有正面写唐王朝的苟且繁华,但“乐游原上清秋节”这就足够了,这使人自然想象到天宝后期那种古罗马式的穷奢极欲和狂欢极乐。可没有人能从中去体会那潜在的破碎感。秦代、汉代过去了,只剩下悠悠的古道和孤独的陵墓,面对着西风残照。这固然是过去的遗迹,然而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实景,同时,这“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实景又必然使人联系到王朝的未来。于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被取消了,浑融在一起,历史的时序给人们留下的只是一种表象——“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造成一种悲壮的历史消亡感,或者说是毁灭感,填塞在人们心头,这就是历史反思的结果。因而上片的个人忧愁只能被取代,作为下片的陪衬。

  此词意境博大开阔,风格宏妙浑厚。读者从敦煌曲子词中也可以看到类似格调,而不类中晚唐的清婉绮丽。陆游说:“唐自大中以后,诗家日趋浅薄,其间不复有前辈宏妙浑厚之作。”(《花间集跋》)。诗风与词风自身存在着交错否定之趋势。

  此词句句自然,而字字锤炼,沉声切响,掷地真作金石声。而抑扬顿挫,法度森然,无字荒率空泛,无一处逞才使气。以此而言,设为李太白之色,毋宁认是杜少陵之笔。其风格诚在五代花间未见,亦非歌席诸曲之所能拟望,已开宋代词之格调。

猜你喜欢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翻译及赏析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 忆秦娥·箫声咽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忆秦娥箫声咽拼音版注音: xiāo shēng y , qn mng dun qn lu yu 。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qn lu yu , nin nin liǔ s , b lng shāng bi 。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l yu yun shng qīng qiū ji ,...

  •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这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

  •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音与阅读答案(苏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全文(原文):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

  • 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拼音版、赏析、字词解释(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 《琐窗寒·寒食》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琐窗寒寒食》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作者年老远游思念家乡的凄凉感受。全词就是在忽此忽彼的时空转换中,吞吐复杂心绪。全词字句典雅,巧妙化用前人诗句...

  • 南乡子·乘彩舫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南乡子乘彩舫拼音版注音: chng cǎi fǎng , gu lin tng , zho gē jīng qǐ shu yuān yāng 。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yu nǚ di xiāng wēi bn xio , zhēng yǎo tiǎo , jng zh tun h zhē wǎn zho...

  • 潇湘神·斑竹枝(唐刘禹锡)

    潇湘神斑竹枝--唐代: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

  • 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春天的时候,太阳...

  • 望江南·梳洗罢原文,注释,赏析

    【 作品原文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 作品翻译 】 【 作品注释 】 梳洗 1 罢,独 2 倚望江楼 3 。过尽千帆 ? 皆 ? 不是,斜晖 ? 脉...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