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原文,注释,赏析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菡(hàn)萏(dàn)1香连十顷陂(bēi)(举棹)2,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1菡萏:荷花。2陂:水池。这里“十顷陂”即言“十顷池”。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guǒ)鸭儿1(年少)。
1鸭儿:船家所喂养的小鸭。
这首词写出了采莲女子的活泼嬉戏情态。
首写荷花满塘,香闻十里的背景以及采莲女子贪玩而忘了采莲的情景。后二句是一个特写镜头,也是“贪戏”的进一步形象写照,欢笑之声可闻,活泼之状可见。汤显祖评道:“人情中语,体贴工致,不减睹面见之。
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是汉乐府《汉南可采莲》。后来梁武帝制《采莲曲》,梁、陈、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轻靡。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则是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 《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此组歌词,若去掉和声,则无异七言绝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莲的情景,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声在内则不同,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这是其第二境界。此词和声既传,则应欣赏其作为有和声之歌词而不是无和声之绝句的全幅境界。 两词的主角为同一位少女,两词回环映照,实不可分。先看前一首:“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菡萏即荷花。采莲是采莲蓬,但此时不妨还有迟开的荷花,如此则意境更美,荷花与红裙少女相映成趣。陂是池沼,即荷塘。香连二字,以荷花的清香把回塘十顷连了起来,并把采莲女曲曲引入荷塘深处,这样写法,有空灵之妙。句尾和声“举棹”,与现境相关,分明唱出众少女打桨荡舟的情景。诵之则仿佛一女歌声方余音袅袅,众少女已齐声相和。“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小姑是歌中人,其实不妨就是唱歌的少女,如此则有戏剧性,意味更妙。小姑平时藏深闺,今日入荷塘,林立的荷叶似乎隔开了人世的拘束,清清的水波更荡开了她的心扉。小姑不禁贪玩戏水,流连忘返。“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掉)”。“晚来”承上句“采莲迟”,“弄水”点上句“贪戏”。小姑弄水,大概是赤着双脚打水吧,到了兴头上,采莲船也给浇得水湿淋淋。可是她的娇憨之态还不止于此呢。“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小姑的无拘无束,憨态可掬,活脱脱就在眼前。句尾和声一起,伴随着众少女的一片笑声,那不消悦了。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音与阅读答案(苏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全文(原文):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
-
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春天的时候,太阳...
-
《琐窗寒寒食》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作者年老远游思念家乡的凄凉感受。全词就是在忽此忽彼的时空转换中,吞吐复杂心绪。全词字句典雅,巧妙化用前人诗句...
-
忆秦娥箫声咽拼音版注音: xiāo shēng y , qn mng dun qn lu yu 。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qn lu yu , nin nin liǔ s , b lng shāng bi 。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l yu yun shng qīng qiū ji ,...
-
南乡子乘彩舫拼音版注音: chng cǎi fǎng , gu lin tng , zho gē jīng qǐ shu yuān yāng 。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yu nǚ di xiāng wēi bn xio , zhēng yǎo tiǎo , jng zh tun h zhē wǎn zho...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
【 作品原文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 作品翻译 】 【 作品注释 】 梳洗 1 罢,独 2 倚望江楼 3 。过尽千帆 ? 皆 ? 不是,斜晖 ? 脉...
-
潇湘神斑竹枝--唐代: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
-
作品简介《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这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