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人物
“大器晚成”最早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做成器具,后来用来比喻能担当大事或作出大事业的人成就比较晚。
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十大“大器晚成”的王侯将相们。
姜子牙(约前1128年-前1016年)
无需多介绍,姜子牙,“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大家都听过。
说姜子牙是“大器晚成”第一人,无可厚非,他精通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却在70岁之前一无是处,闲居在家。历史的转折就是这么微妙,最终他垂钓渭水之滨,钓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韩诗外传四》则这样写:“太公七十二而用之者,文王。”得遇文王之后,姜子牙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后半生。
姜太公先后辅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军,又问政,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周公分封后,姜太公成为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所作《六韬》传世。
百里奚(约公元前725-前621年)
百里奚本是虞国大夫,可惜却不被国君重用。晋献公灭了虞国,俘获百里奚。之后他又被作为秦穆公夫人(穆姬)的陪嫁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逃离秦国,跑到楚国宛邑。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后,进入秦国成为大夫,人称“五羖大夫”。
被秦穆公赎回时,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
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崛起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堪称一代名相。
晋文公姬重耳(前697年-前628年)
重耳年少时谦虚好学,善于养士。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至翟国,后辗转齐、卫、曹、宋、郑、楚、秦等国,在外十九年,备尝艰辛。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即位为晋君,相传此时他已经62岁了。
重耳文治武功卓著,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或“桓文”。司马迁《史记》称赞他是“古所谓明君”。除卓越的事功外,他还留下了“退避三舍”“志在四方”“贪天之功”等典故。
刘邦(约前256年-前195年)
作为大汉帝国的开创者,你敢相信,他竟然只比秦始皇只小了三岁。
前209年,刘邦47岁,他在沛县起义,此时秦始皇刚刚去世不到一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前206年,秦灭亡,刘邦与项羽四年竞争,最终,刘邦在55岁的时候称帝,开启了大汉帝国!
黄忠(约148年-220年)
黄忠早年在荆州刘表手下当官,几乎没有什么耀眼的事情值得拿出来说,而之后不同。
后归刘备,211年,黄忠64岁,跟随刘备入川;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率兵向成都进兵,在战斗中,黄忠冲锋陷阵,勇毅冠绝三军, 一路攻到涪城。刘璋派遣部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前来阻挡,都被击败。
219年,黄忠72岁,在定军山之战中,他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211年,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其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赐关内侯。
司马懿(179年-258年)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授予司马懿官职。之后司马懿一直宅曹魏政权中担当重职。
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彻底掌控曹魏政权,这一年他70岁。也是此次事件奠定了晋国的开国之基。后来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相继掌控魏国大权,265年其孙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
慕容垂(约326年-396年)
鲜卑族人,十六国时期后燕开国皇帝。初名为慕容霸,十三岁时就随父征战,屡立战功,勇冠三军。可惜,功高盖主,369年,慕容垂于枋头击败东晋大司马桓温,因功受到太傅慕容评、太后可足浑氏排挤,于是他投奔前秦宣昭帝苻坚。
382年,更是力劝苻坚进攻东晋,其实慕容垂已有二心。384年,慕容垂叛秦复燕。386年,慕容垂60岁,正式称帝,改元建兴,史称后燕,又以董统撰写国史,后灭亡翟魏、西燕,平定境内叛乱势力。
李靖(571年-649年)
李靖出自隋朝官宦之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之讨论孙吴(指春秋战国时期名将孙武、吴起)之术的人,只有你啊。”
当时李靖察觉李渊反叛之心,想汇报给隋朝,却逢长安大乱,李靖被捕,后被李渊、李世民释放,成为李世民的幕僚。
直到620年,此时李渊称帝已经两年,他需要平定各地的叛乱,49岁的李靖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平萧铣,并招抚岭南诸部。从此,李靖开始崭露头角。625年起,李靖54岁,开始在北疆抵御东突厥入侵;629年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使颉利可汗部惊溃,又奔袭阴山,一举灭亡东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北直斥大漠。635年(64岁),以足疾告退,同年再获起用,统军西破吐谷浑。可谓“南定荆吴,北平突厥。”之后封卫国公,列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史家赞道:“近代称为名将者,英、卫二公,诚烟阁之最。”
郭子仪(697年-781年)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郭子仪顶天也就是个武举出身的大唐良将了。
755年,郭子仪58岁,因754年母亲去世去职返家守孝,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从此,改变了大唐的命运,也改变了郭子仪的命运。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最著名的醉打金枝中,郭子仪的儿子曾说的“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你不就是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只是不愿意做皇帝而已。无不说明当时郭子仪的权势滔天。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元末起义四起,朱元璋比较传奇的一生我们都知道的七七八八了,朱元璋15、6岁时,旱灾、蝗灾连发,半个月内朱元璋的父、母、大哥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他二哥,这时候朱元璋家里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朱元璋回忆当时情形说:“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之后朱元璋去梯度做了和尚,只为有一口饭吃,可惜,好景不长,寺庙也没有吃的了,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开局一个钵。
之后朱元璋加入了红巾军,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府称帝,此时他40岁,之后,开启了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
-
鞠躬尽瘁,油尽灯枯:刘裕和拓跋嗣是如何为后代“铺路”的?...
-
曹操手下那么多武将,为什么只敬重夏侯惇?...
-
大器晚成最早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做成器具,后来用来比喻能担当大事 或作出 大事业的人成就比较晚。 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十大大器晚成的王侯...
-
七星灯续命原理是啥 揭秘七星灯续命科学依据...
-
改土归流属于明末到清朝时期实行的政策。其实就是朝廷政府对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的政治改革。大刀阔斧实行这个政策并不容易,很多人其实对这个政策了解也不多。 那么, 明...
-
夷陵之战时,如果魏国打吴国结局会怎么样?...
-
四川甘孜康定市百年照片...
-
关羽致命弱点导致荆州失守 刘备同样难辞其咎...
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各是多大的官?
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各是多大的官? 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这些都是清朝对地方官员的称呼,将这些官职弄清楚了,也就对清朝...
-
马谡在街亭布阵没有问题,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