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唐诗大全 > 刘禹锡

《秋词》原文、注释与赏析

作者:刘禹锡来源:网络整理于:2023-08-29阅读: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鉴赏

这首诗写于贬官朗州后,,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

提起描写秋天的诗,大家会很自然地记起宋玉在《九辩》中写的“悲哉,秋之为气也”的这一悲秋名句。正是由于他这一悲秋名句,悲秋就成了后世文人作品中的传统题材。

秋天是气候由热转寒、草木凋零的季节,古代文人感物兴怀,逢秋而悲寂寞,感叹身世,情于诗文,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诗人对秋天却另有一番与众不同的感受。他这首诗不是悲秋,而是颂秋。

诗一开始,就一反悲秋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诗人自己的独特看法:“秋日胜春朝”。他认为秋天要胜过明媚的春天。为了说明这个命题,他用鲜明、爽朗的色彩,描绘出了一幅壮丽、开阔的秋日图景: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里诗人将天高气爽、白鹤凌云的景色与自己充满诗意的情怀熔铸在一起,表现出一种豪迈之情。

这两句诗意境开阔,情调昂扬,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之后,不但不悲观失望,相反,他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理想,继续战斗。白鹤凌云这一形象,其实也就是他自身的写照。读这两句诗,可想象得到诗人的风姿。

这是一首七绝小诗。七绝是最精粹的诗体之一,它需要用最简约的手法来表现最完整的意境或感情。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正是这样。秋色宜人,可以写的景物很多,诗人却只抓住白鹤凌云这一象征大好秋光的典型景物与自己诗情之旷远作为一实一虚的情景来描写,这样,无论是物是人,都没有半点悲秋气氛。

这种写法,既是以偏概全,也是以少胜多,笔墨简炼,而艺术效果极佳。

猜你喜欢
  • 《台城》原文赏析

    刘禹锡诗鉴赏 六朝皇帝,以奢侈荒婬*著称,最末的那位陈后主更甚。他在豪华的台城里,营建了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整天倚红偎翠,不理朝政,还自谱新曲《玉树...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和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 刘禹锡 和乐天《春词》原文和赏析

    刘禹锡诗鉴赏 这首诗的标题写得很明白,它是和白居易的《春词》一诗的,所以,我们不妨先看一看白居易的《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

  • 《与歌者何戡》原文和赏析

    更与殷勤唱渭城。 刘禹锡诗鉴赏 何戡,元和、长庆年间一位著名的歌手。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两句所指自然是大和二年(828 )诗人回到长安的事与情,但这话同时也就...

  • 《陋室铭》原文、翻译、赏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 《再游玄都观并引》原文和赏析

    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 是岁出牧连州,寻改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 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

  • 《石头城》原文和赏析

    这是一首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石头城即金陵城。 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南京的江山形胜,素有虎踞龙盘之称,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梦死,追...

  • 《金陵怀古》原文赏析

    兴废由人事, 山川空地形。 《后一庭花》一曲, 幽怨不堪听。 刘禹锡诗鉴赏 宝历二年(826 )冬,刘禹锡由和州返回洛陽,途经金陵。从诗中的写景看来,这诗大概写于次年初春。 潮...

  • 《再授连州至衡阳》原文赏析

    归目并随回雁尽, 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 相望长吟有所思。 刘禹锡诗鉴赏 刘禹锡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 )夏初,是对他的挚友柳宗元的《衡陽与梦得分路赠别》一诗...

  • 《乌衣巷》原文和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写作的时间和《石头城》一诗相同,所咏的是东晋世族王、谢两大家的兴衰。 东晋遭五胡之乱,迁都金陵(今南京),王、谢等豪族世家,执掌朝政,不思奋发图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