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唐诗大全 > 岑参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原文赏析

作者:岑参来源:网络整理于:2023-02-19阅读:

衡门趣弥浓。

幸有数亩田,

得延二仲踪。

早闻达士语,

偶与心相通。

误徇一微官,

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

野碓无人舂。

惆怅飞鸟尽,

南溪闻夜钟。

诗鉴赏

在三十岁考中进士时,,只在京城长安做了个右内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职责是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工作刻板而又琐碎。这对于有岑参来说,无异于是置身于牢笼。这使“岑参一度陷入苦闷的境地:‘三十始一命,宦情都欲阑。自怜无产业,不敢耻为官。’(《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因假归白阁西草堂,面对云烟变幻,山雨欲来的自然景象,他心里是酸楚的。官微固使人失望,最要命的还是生活的平庸。”

(周啸天《岑诗综论》)于是请假回到草堂这个自一由的天地里,将满腔雄豪之气和希图归隐之心,都融入在这首《因假归白阁西草堂》中。

开始四句写雷雨景象,第一、二句写远景。诗人在白阁峰西面自己的草堂中,极目远眺,只听见轰然的雷声突然从终南山(即太白山)那面传来,震耳欲聋。 “雷声傍太白”一句,起势突兀,巨响自天而降,震撼人心,具有先声夺人的咄咄气势。接着,“雨在八九峰”:闪逝雷煞,大雨滂沱,笼罩着莽莽苍苍的终南山诸峰。这铺天盖地的大雨,在惊雷的衬托下,更加气势夺人。第三、四句渐次而近:此时,终南山的雷雨正向草堂汹涌逼来,东面白阁峰上的乌云,如万马奔驰,涌一向那紫阁峰上的十万长松中,乌云与松林连成一片,激起满山的虎啸龙吟。开始这四句,雷鸣、雨下、云涌,写得层次分明,又错综交织,并且与终南山和白阁、紫阁诸峰相连,造成一种雄阔无比、笼罩宇宙的恢宏气势。正如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所评:“起势雄莽。”

接着,作者却就此陡顿,转换笔锋,写出了新的境界。“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是此诗前后过渡的关键。前一句是对风雨雷电交织而成的雄壮景色的赞叹,而后一句于赞叹之中,更蕴含一着丰富的内容,它表面是在进一步渲染草堂景色之胜,而实际上,是用“衡门”(即“横木为门”,喻指草堂)与帝都长安以及右内率府兵曹参军的衙署相比,京城和衙署尽管那般堂皇,但生活却是平庸枯燥的,哪里比得上我这简陋的草堂中瞬息万变、应接不暇的景色,和那游目骋怀、无拘无束的浓郁的情趣呢?这里已经委婉流露出了作者追求新鲜活泼、自一由无碍的生活的思想。

由这关键性*的两句,引出了作者的深深感慨。从“幸有数亩田”到末尾,以夹叙夹议的手法,抒发了自己对区区微官的不满和向往自一由闲适生活的情怀。

自己本有几亩薄田,可以象“挫廉逃名”的羊仲、求仲那样过隐居的生活;也听过“达士”规劝之语,正与我心相通。却错误地做了个于世无补、于己不利的区区小官,现在因假而还归草堂,看到自己满身尘俗之气,真惭愧是无地自容啊!如今,钓竿疏远了,舂米的碓也无人操作,想起来惆怅不已,望着那日暮时渐尽的飞鸟,只听见南溪几声悠扬的疏钟。最后两句,作者将无限怅惘之情,融进自然景物之中,结语十分微妙。白天四处觅食的鸟儿,随着暮色的降临,渐渐各自找到了归宿之所,而自己呢,还滞留宦途,在异乡飘泊,两相比较,岂不令人黯然神伤!那静夜里悠扬的钟声,是警醒自己的“暮鼓晨钟”,好象是对自己的召唤,但同时又象是轻轻的叹息。作者用象征、映衬手法,将不尽之意隐含在最后两句。

不仅如此,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还形成了一种对比,隐含一着作者的深意。开始四句极写雷雨风云来势之猛,一派动荡之势,草堂似乎难以避免暴风雨的冲涮。接着,作者虽然没有再交待风雨,但从最后两句“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的暗示中可以看出,显然风雨往别处去了,并没有降临草堂。作者这种大开大阖的章法,动荡与宁静的强烈对比,无疑地隐含一着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与“早闻达士语,偶然心相通。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的出处无定的伤喟,正是统一的,两者交相映发,将这种迷惘而又感伤的情怀,表现得更为婉曲而又深沉。

这一首属岑参早期的诗,也显现出了诗人“语奇体峻,意亦新远”璠语)的风格,高步瀛曾经评述说,此诗“魄力沉厚,意境幽渺”。

  • 下一篇:没有了
  • 猜你喜欢
    • 《逢入京使》原文赏析

      此诗约作于天宝八年(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纵马踏上了漫漫的征一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陽关,奔赴安西。他的边塞诗...

    • 《送祁乐归河东》原文赏析

      挥鞭遂从戎。 前月还长安, 囊中金已空。 有时忽乘兴, 画出江上峰。 床头苍梧云, 帘下天台松。 忽如高堂上, 飒飒生清风。 五月火云屯, 气烧天地红。 鸟且不敢飞, 子行如转蓬...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原文赏析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 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 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 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 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译文-赏析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 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 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 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 平明吹笛大军行。...

    • 《南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原文赏析

      南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 岑参 蕃军遥见汉家营, 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一夜杀, 平明流血浸空城。 暮雨旌旗湿未干, 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 蕃军只见...

    •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原文赏析

      侧闻-阴-山胡儿语, 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 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常不歇, 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 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 何事...

    • 《过碛》原文赏析

      首句黄沙碛里客行迷,是写置身于荒漠中,不仅前路迷茫,心情迷惘,句中的这个迷字,与作者的另一首《宿铁关西馆》诗乡遥梦亦迷句中的 迷字一起来看,可能还含有回首万里、归路...

    •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原文赏析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 角声一动胡天晓。 岑参诗鉴赏 天宝十年(751 )五月,西北边境石国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国)...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拼英版、原文、翻译及赏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

    • 《暮秋山行》(原文)(翻译)(赏析)

      苍旻霁凉雨, 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 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 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 自然多苦辛。 岑参诗鉴赏 这首诗写 暮秋山行 的所见所感。 诗的开头就以马、长坂...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