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体》——作者:权德舆翻译、赏析、注释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篙砧归。
古诗简介
《玉台体》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开头以“裙带解”、“蟢子飞”即征兆喜事的习俗进入题意,三句以梳妆打扮,点出内心的喜悦,结句和盘托出主题。此诗描述步步细致,感情层层加深,情节层层推展,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翻译/译文
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注释
(1)蟢子:小蜘蛛脚长者,俗称蟢子。
(2)铅华:指脂粉。
(3)藁砧:丈夫的隐语。
赏析/鉴赏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两种喜兆接连出现。
“昨夜裙带解,今朝蝽子飞。”前句写这位女子昨夜裙带自解,后旬写今天早上这女子又看见长脚的蜘蛛飞来了。裙带自解是夫归之兆,蟢子飞也是喜兆,于是这女人满心欢喜,认为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蟢子飞,据刘勰《新论》:“野人见蟢子飞,以为有喜乐之瑞。”诗人通过对两种喜兆的描写,把小女子那种急切、思念、惊喜的复杂心理展现得极为生动、传神,让人玩味。
诗的后两句写女子对喜兆的反应。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铅华,脂粉。莫是,莫不是。句意为:赶紧涂脂抹粉打扮一下吧,恐怕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藁砧,即稿砧,是丈夫的隐称。周祈《名义考》卷五:“古有罪者,席稿伏于椹(帖)上,以铁斩之。言稿椹则言铁矣,铁与夫同音,故隐语稿椹为夫也。”这女子见喜兆后的激动心态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得是多么细致入微。
然而这女子的丈夫回来没有?喜兆有没有应验?这位女子最终是欢喜还是失望?诗中并没有交代。诗人只是抓住了这女子思夫的一瞬间进行渲染,把这女子的思夫之情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未尽之意读者自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联想。[3]
这首诗,文字质朴无华,但感情却表现得细致入微。象“裙带解”、“蟢子飞”,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事,但却荡起了女主人公心灵上无法平静的涟漪。诗又写得含蓄而耐人寻味。丈夫出门后,女主人公的处境、心思、生活情态如何,作者都未作说明,但从“铅华不可弃”的心理独白中,便有一个“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伯兮》)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通篇描摹心理,用语切合主人公的身分、情态,仿旧体而又别开生面。
-
《行宫》 作者: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注解】: 1、寥落:寂寞冷落。 2、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韵译】: 早已空虚冷寞的古行...
-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古诗简介 《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共四句,前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简介 《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非常广泛,它几乎是...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诗简介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
-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古诗简介 《杂诗...
-
春怨全文(原文): 打起黄莺儿,莫 教 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全文翻译(译文): 我敲打树枝把黄莺儿赶走, 不让它在那里声声啼鸣。 鸣声会惊破我的好梦, 到...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鉴赏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相思于想...
-
【其一】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其二】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其三】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
寻隐者不遇拼音版注音: sōng xi wn tng zǐ , yn shī cǎi yo q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zhǐ zi cǐ shān zhōng , yn shēn b zhī ch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翻译: 苍松下,...
-
《秋夜寄邱员外》 作者: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解】: 1、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 2、属:正值。 3、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