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正史怎么死的?真的是因谋反被杀吗?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蜀汉大将,更有常胜将军之称,是蜀汉后期十分重要的将领。不过魏延的结局却是被马岱所斩,原因是他和杨仪之间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而且诸葛亮还判断魏延脑后有反骨,认为他日后必定会反,所以就让杨仪除掉魏延。不过魏延明明为蜀汉拿下无数功勋,为什么还会被怀疑是叛徒呢?正史中魏延的死因究竟为何?魏延刚登场时,是一位绝对的正面人物。当时刘备被迫来到襄阳,刘琮不让刘备进城,还是魏延擅作主张打开城门让刘备进城。后来魏延投靠刘备,正式成为一员蜀将。刘备去世后,魏延和诸葛亮一起平定了孟获之乱,不过他们二人在北伐一事上似乎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导致两人不和。
演义中,魏延和诸葛亮在北伐上有两件事令人印象深刻。一是魏延曾献上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并没有采用,可能这让魏延产生些许不满。第二件事是,诸葛亮准备用七星灯为自己续命,却被魏延无意间碰灭了主灯,导致续命失败,可能这两人的梁子就结下了。不过续命一说肯定是假的,就算是真的错也不在魏延,那正史中魏延究竟为什么会被杀呢?
《三国志》和《魏略》都有记载魏延的死因。三国志上说:“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说明魏延对杨仪不满,只是因为杨仪不愿继续北伐,但诸葛亮又把兵权暂时交给了杨仪,所以杨仪便借机除掉了魏延。而在《魏略》中,诸葛亮是把兵权交给魏延,但杨仪却在其中作梗,散播魏延要叛变的消息,所以才导致被马岱追杀。总之魏延应该就是被冤死的。
当时魏延的确没有谋反的动机,如果魏延要反早就可以动手,何必还要跟随诸葛亮这么辛苦的北伐。只能说魏延虽有匹夫之勇,但对于身边人心的洞察还不够敏感,导致最后竟然落入杨仪的圈套。其实杨仪也是极附野心之人,他知道当时诸葛亮可能命不久矣,就想接诸葛亮的班,所以便狠下心来铲除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
其实通过由诸葛亮主导的一系列北伐战事,我们就能看出诸葛亮暴露了很多缺点。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不过统兵打仗,揽才用人还是稍逊一筹。只可惜蜀汉人才的确是跟不上,无人能替孔明分担,不然诸葛亮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
-
夷陵之战时,如果魏国打吴国结局会怎么样?...
-
诸葛亮腿没毛病,为什么总是坐轮椅?...
历史上最强大的六个游牧民族,它们与中原王朝有怎样的恩怨情仇?
你是否对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名字感到好奇?它们究竟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它们与中原王朝有过怎样的交流和冲突?它们的文化和习俗又有哪些特点和影响?本文将带你一一...
-
天宝十四年,唐玄宗在位时期,在北境范阳、河东、平卢三镇担任节度使的安禄山,暴露狼子野心,突然率军反叛。 安禄山组织了北方各族组成的15万军队南下,发动了影响唐朝政局的...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哪段史实更接近真相,又为何成三国最大争议?
今天小编要写的内容是三国最大的争议之一,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到底哪段历史才是真相?我们先回到小说《三国演义》的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这一回说曹操刺...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
-
陆抗羊祜真正军事才能如何?能否跻身三国顶级统帅?...
古罗马豪横的饮食文化:从节制到奢华,还有奇葩的“羽毛消化法”
古罗马豪横的饮食文化:从节制到奢华,还有奇葩的“羽毛消化法”...
-
古今官职品级对照:从四品知府的现代定位 清代知府通常为从四品(少数特殊府升至正四品),与现代正厅局级官员(如地级市市长)品级相当。这一层级在官僚体系中承上启下, 既...
河南卫辉府为何清朝比明朝大了一圈?是因为这个镇失去了应有功能
河南卫辉府为何清朝比明朝大了一圈?是因为这个镇失去了应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