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死的冤不冤?曹操有着必杀杨修的理由
杨修是东汉末年名士,他出生于簪缨之家,父亲是太尉杨彪。《后汉书》曾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可见杨家在朝中还是比较有威望的。杨修为人恭敬,博才多学,后被举孝廉在曹操身边担任主簿,曹操是出了名的爱才之人,有杨修在他身边辅佐也是倍感满意。但最后杨修竟然是死于曹操之手,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他呢?后人对于杨修的死因也是有着不同的解读,有人觉得那是因为杨修居功自傲,多次冒犯曹操所以才会被曹操下令处死;也有人觉得是因为杨修干预曹操立储,越过了曹操的底线。不过仔细思考,如果杨修真是一位大才,这些问题应该都不至于让他背上死罪。曹操身边敢于谏言的人一直都有,而且曹操也曾私下找人询问过立储的事情,没道理就因为这件事单独把杨修给杀了。所以杨修的死因恐怕另有隐情。
在《三国演义》中,杨修等于是被自己的聪明给害死,他一步步跨过曹操的底线,导致惹来杀身之祸。不过这背后还藏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时间点上来看,曹操是在他临终的前一年选择处死杨修的。可能当时曹操就没打算将杨修继续留着,更不想让他辅佐自己的后辈。实际上,杨修的死基本上可以推测出有三个关键原因。一是杨彪和曹操之间的恩怨,杨彪一直忠于汉室,对曹操的所作所为感到不耻,但他又是朝中重臣,所以曹操设计罢免杨彪。
此后曹操还打算污蔑杨彪,将他处死,但孔融极力为杨彪辩护,这才救了杨彪一命。站在曹操的角度思考,他对杨彪的所作所为就已经和杨家结怨,而杨修也不是个草包,如果把杨修继续留着恐怕会对曹氏政权产生影响。所以曹操就把矛头对准了杨修,正好也可以警告杨彪。所以杨彪和曹操的不和,让杨修成了其中的牺牲品。第二点是杨修参与了夺嫡之争。曹操可以询问关于立嗣的意见,但他接受不了有人利用这件事为自己牟利,杨修就是太越界了。
可能我们总觉得曹操在立嗣一事上,最心仪的人是曹植,其实曹丕才是铁定的继承人。因为曹丕是长子能获得百官们的支持,大臣都非常忌惮废长立幼。而且曹丕也就只在文采方面略逊于曹植,综合来看曹丕更能承担重任。所以挑战嗣子之位的人并不是曹丕而是曹植,曹植背后的推手正是杨修。他几番策划让曹植占据先机,慢慢成为太子的热门人选,曹操就更加忌惮杨修了。此后爆发的司马门事件,彻底激怒曹操,如果不是杨修,以往的曹植可不敢如此放肆。
第三点,曹操为了保险起见,一定要铲除异己,杨修就成了震慑朝廷的靶子。他觉得杨修扶持曹植,只是为了控制曹植,而且他也看不清杨修在立魏这件事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立场,但无论杨修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汉室反正对曹操是没有一点好处。所以最后只能将杨修除掉,以免后患。
古罗马豪横的饮食文化:从节制到奢华,还有奇葩的“羽毛消化法”
古罗马豪横的饮食文化:从节制到奢华,还有奇葩的“羽毛消化法”...
-
诸葛亮腿没毛病,为什么总是坐轮椅?...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
-
古今官职品级对照:从四品知府的现代定位 清代知府通常为从四品(少数特殊府升至正四品),与现代正厅局级官员(如地级市市长)品级相当。这一层级在官僚体系中承上启下, 既...
-
夷陵之战时,如果魏国打吴国结局会怎么样?...
河南卫辉府为何清朝比明朝大了一圈?是因为这个镇失去了应有功能
河南卫辉府为何清朝比明朝大了一圈?是因为这个镇失去了应有功能...
-
陆抗羊祜真正军事才能如何?能否跻身三国顶级统帅?...
历史上最强大的六个游牧民族,它们与中原王朝有怎样的恩怨情仇?
你是否对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名字感到好奇?它们究竟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它们与中原王朝有过怎样的交流和冲突?它们的文化和习俗又有哪些特点和影响?本文将带你一一...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哪段史实更接近真相,又为何成三国最大争议?
今天小编要写的内容是三国最大的争议之一,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到底哪段历史才是真相?我们先回到小说《三国演义》的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这一回说曹操刺...
-
天宝十四年,唐玄宗在位时期,在北境范阳、河东、平卢三镇担任节度使的安禄山,暴露狼子野心,突然率军反叛。 安禄山组织了北方各族组成的15万军队南下,发动了影响唐朝政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