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唐诗大全 > 唐诗三百首 > 第三卷:七言古诗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翻译、赏析、注释

作者:岑参来源:网络整理于:2020-03-02阅读: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题解】

此诗为作者在轮台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送行主帅封常清西征播仙时所作。走马川即且末河,即今车尔臣河,播仙位于其西岸。封大夫即封常清,受命为北庭都护、西伊节度、翰海军使,又摄御史大夫。全诗描写了轮台附近平沙莽莽,碎石乱飞的恶劣气候,同时也歌颂了军士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勇敢赴敌的精神。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流走酣畅。在轮台出发时,作者作有《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到了走马川又作此诗,待封常清奏凯,作者又作了《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及《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此诗诗题一作《走马川奉送出师西征》

【注释】

①各本“川”字下都有“行”字,乃衍文,因题目而误入,应删。雪海:今地不详。②莽莽:漫无边际貌。③川:干涸的河床。④二句意谓秋后草黄马肥之时,敌人发动叛乱。匈奴:此处借指唐代西域的游牧部族。金山:今地不详。⑤汉家大将:指唐代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⑥金甲:铁甲。戈相拨:武器互相碰击。⑦二句意谓五花马身上的雪和汗水迅即结成冰。五花:将马鬣剪成五瓣。连钱:马身上的圆形斑纹。⑧草檄(xi):起草征讨文书。凝:结冰。⑨虏骑(ji):敌方的骑兵。⑩此句意谓料想敌人不敢短兵相接。短兵:指刀剑。短兵相接即白刃战。(11)车师:汉西域国名,有前后车师,前车师在今新疆吐鲁番,唐时属西州;后车师在今吉木萨尔北,唐时属庭州;此处当指后车师,即北庭都护府所在地庭州。伫(zhu):等待。献捷:呈报战争胜利的情况并进献战利品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诗大意】 你没有看见? 在走马川,雪海边,黄色的沙漠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浩瀚无边。轮台的九月夜里狂风怒吼,河床中如斗的碎石,被吹得满地乱滚。敌人在秋后草盛养肥了战马的时候,在阿尔泰山之西发动了战争,唐军主帅封常清率师西征。将军夜不解甲,带领士兵急速进军,只听见兵器撞击的声响,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犹如刀割一般。慓悍的战马因疾驰而浑身汗气蒸腾,使马毛上的雪很快融化,但转眼间融化了的雪水和汗水又结成冰,军幕中起草檄文时,砚台里的水也很快冻结。料想敌军听到后都会胆战心惊,不敢交锋,将在车师的西门等候献俘报捷。

【赏析】

天宝十三载(754)冬天,御史大夫、北庭都护、安西节度、瀚海军使封常清出师西征。岑参时为北庭节度判官,写此诗及另一首《轮台歌》以壮行色。诗题中的“行”字,即“歌行”,是乐府、古诗的一种体裁。岑参在七言歌行的体式上多有创造,他吸取北朝民歌的特色,打破了历来长诗双句押韵、一韵到底(或偶而换韵)的习惯,用韵上多有变化。如这首《走马川行》,就句句押韵,三句一换韵,平仄更替。读来既抑扬顿挫,又高昂流畅,带有进行曲意味。对全诗光怪陆离、雄伟奇丽的艺术境界的构成,起了辅助作用。

 

盛唐边塞诗人中,唯有岑参熟悉西部边塞,并从自己真切的内心体验出发来描绘西部边塞。这首诗开始两韵六句,即逼真地再现了西部边塞秋冬之际的天地壮观。如果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景着眼于风中的冰雪,写得奇异婉丽,此诗则着眼于风中的沙石,写得奇异壮美。“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何等雄浑的天空景象。“莽莽”二字,极写沙天同色,混沌一片,沙域之广、风沙之多尽概于其中。而“入”字则力重千钧,写尽风势之强,如换以“上”、“接”诸字,就会平淡无力,诗味顿减。如果说,王维的“大漠孤烟直”是沙塞无风境界的形象写照,那么,岑参的“莽莽黄入天”就是大风中千里沙塞的传神描摹。在泛写、远写天空之后,诗人转而特写、近写大地。“川”,指原野,即俗谓“一马平川”的“川”。大漠上,如“斗”的石块称之为“碎石”,足见巨石之多。而如斗的巨石竟然“乱走”,形象地表现出风刮石块的轻易状态,足见风势的强劲和不定向。而正由于有这样的描写,那夜空传来的“吼”声也就不显空泛、令人震颤。以上六句不仅交代了出师的时、地,而且以自然界的飞沙走石的描绘,烘托了强敌压境、战争风暴将临时的紧张气氛。

 

“匈奴”三句,以汉喻唐,为唐诗所惯用。“草黄”、“马肥”,写敌人蓄谋之久、战备之足;烽火狼烟随战尘飞扬,写敌人来势之急迫猖獗;然后以“汉家大将西出师”一句予以镇慑,平拙的语言中显示了大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的气概和风度,吹捧而不陷肉麻。“将军”以下两韵六句,是一幅深夜急行军图。先正面写行军情景:夜不脱甲,表现将军对任重道远的自觉及以身作则、和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 “戈相拨”,则不仅写出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色,还以有声写无声,再现了部队军纪的森严,军行的寂静急速; “面如割”,则从生理感受上表现出夜风的凛烈尖利。诗至此,诗人意犹未足,又抓住两个细节补写严寒中的行军。“五花连钱”,谓千里名马五花马、连钱骢,这里喻指战骑的名贵优秀。既是优秀战骑,又复顶风冒雪,本不轻易出汗,却汗气蒸腾,而蒸腾的汗气居然又旋即冰冻;既在幕中,起草军令又急如星火,却檄未成而砚水先凝。两个细节,以物托人,一动一静,一武一文,相得益彰,气候的严寒、行军的紧张、将士的艰苦可以想见。但因诗人以豪迈气概写艰苦,所以诗读来却艰而不苦,艰苦的环境正反衬出将士不怕艰苦的精神。

 

诗最后三句扣“奉送”的题义。“应”、“料”,都是推度之辞。在前面形象地描写师出有名、将帅作则、士气高涨、军纪森严的基础上,这里预断战争的胜利就显得一气贯注、水到渠成而令人信服了。在送主帅出征的诗中,表达必胜的信念,肯定将来会“车师西门伫献捷”。虽然也是一种颂扬,但比之另一首《轮台歌》的“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吹捧,却自有含蓄和直露之别。

 

杜甫曾赞颂“岑生多新诗”(《九日寄岑参》)、“谢朓(喻指岑参)每篇堪讽诵,冯唐(自喻)已老听吹嘘”(《寄岑嘉州》)。象《走马川行》这样的前人没有写过的反映西部边塞风光和战斗的诗篇,谓之“堪讽诵”的“新诗”,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

 

句句用韵,三句一转,此《峄山碑》文法也。(沈德潜《唐诗别裁》)奇才奇气,风发泉涌。“平沙”句奇句。(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

猜你喜欢
  • 韩碑翻译、赏析、注释

    《韩碑》 作者: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豸区][豸区]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

  • 琵琶行·并序翻译、赏析、注释

    《琵琶行并序》 作者: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 古意翻译、赏析、注释

    《古意》 作者: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赏析、注释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

  • 渔翁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渔翁》 作者: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解】: 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欸乃...

  • 琴歌翻译、赏析、注释

    《琴歌》 作者: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赏析、注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 古柏行翻译、赏析、注释

    《古柏行》 作者: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

  • 送陈章甫翻译、赏析、注释

    《送陈章甫》 作者: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

  • 夜归鹿门山歌翻译、赏析、注释

    《夜归鹿门山歌》 作者: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韵...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