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弹琴》原文及赏析
听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赏析】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
琴七弦组成,因此首句以“七弦”代称的琴,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引出“松风寒”
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表现琴声的凄清,形象可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静听”二字表现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肃穆、幽清之感。
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取意一精一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与抒情兼之。唐代,音乐发生了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公众的欣赏趣味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却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字里行间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转为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这两句同时也借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满腹的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浮俗落落寡合的思想。“所贵知音难”,也正是《听琴》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诗鉴赏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作于第二次迁谪的旅途中。诗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
-
过贾谊宅 【作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 一 江 一 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
余干旅舍 【作者: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 青枫霜叶...
-
饯别王十一南游 【作者: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 长 一 江 一 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 【赏析】 诗题虽是饯别,...
-
听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赏析】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 琴七弦组成,因此首句以七弦代称的琴,意象也更...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作者: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 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 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 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赏析】 大历前后年间,是个...
-
新年作 【作者: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 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 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 一 江 一 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 从今又几年。 【赏析】 至德三年(758)春天,作者...
-
送严士元 【作者: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 水国春寒 一 陰 一 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 一 江 一 上孤帆影, 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 青袍今已...
-
七里滩重送 【作者:刘长卿】 秋 一 江 一 渺渺水空波, 越客孤舟欲榜歌。 手折衰杨悲老大, 故人零落已无多。 【赏析】 诗题一作《七里滩送严维》。严维与诗人交往很深,相互唱和...
-
送灵澈上人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 一 陽 一 , 青山独归远。 【赏析】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 一 江 一 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