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作》原文及赏析
除夜作
【作者:高适 】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
“旅馆寒灯独不眠”,诗的首句所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启人联想,点明作者在除夕仍羁旅天涯,可以想见,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不觉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散发光和热的灯,竟也变得“寒”气逼人了。“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自然难于入眠,而“独不眠”自然又会想到一家一团一 聚,其乐融融的守岁的景象,那更是让人心情悲凉。因此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创造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设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这也是一个转折句,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而引出下文。“客”是自指,因身在客中,故称“客”。究竟是什么使得诗人“转凄然”呢?
这时诗人似乎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然而,却又撇开自己,从相思的另一方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那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因此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
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鬓增添新的白发。沈德潜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将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曲折含蕴。这三、四两句是对一、二两句的回答说明“独不眠”和“转凄然”的原因一是思乡心切,二是伤老大无成,岁月无情。
一胡一 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所谓“意尽”,是指诗意的完整;所谓“添著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一精一炼。“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将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因此,就它的高度概括和一精一炼含蓄的而言,可以说收到了“意尽”和“添著一语不得”的艺术效果。
高适素以边塞诗人著称,诗风浑厚雄放,这首《除夜作》却诗风平易自然,全诗没有一句生僻字句和华丽词藻,也没有塞外风景和异城奇观,都是浅近的口语,表达除夕夜的平常感受;却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
除夜作 【作者:高适 】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 旅馆寒灯独不眠,诗的首句所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启人联想,点明作者...
-
燕歌行 【作者:高适 】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
-
送李侍御赴安西 【作者:高适 】 行子对飞蓬, 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 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 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 看取宝刀雄! 【赏析】 这首律诗被后人誉为盛唐...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选一) 【作者:高适 】 朝从北岸来, 泊船南河浒。 试共野人言, 深觉农夫苦! 去秋虽薄熟, 今夏犹未雨, 耕耘日勤劳, 租税兼舄卤。 园蔬空寥落, 产...
-
效古赠崔二 【作者:高适 】 十月河洲时, 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 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 一 胡 一 为? 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 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 宁肯更沦踬? 周旋...
-
邯郸少年行 【作者:高适 】 邯郸城南游侠子, 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 几度报仇身不死。 歌笑日纷纷, 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 令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即...
-
营州歌 【作者:高适 】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一 胡 一 儿十岁能骑马。 【赏析】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 一 陽 一 ),原野丛林,水草...
-
塞下曲 【作者:高适 】 结束浮云骏, 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 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 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 月魄悬琱弓。 青海阵云匝, 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
-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
送李少府贬峡 中王少府贬长沙 【作者:高适 】 嗟君此别意何如, 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 衡 一 陽 一 归雁几封书? 青枫 一 江 一 上秋天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