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梁行》原文及赏析
古大梁行
【作者:高适 】
古城莽苍饶荆榛,
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
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
轩车照耀歌钟起,
军容带甲三十万,
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哪可论,
高台曲池无复存,
遗墟但见狐狸迹,
古地空余草木根。
暮天摇落伤怀抱,
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传朱亥名,
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
宝刀骏马填山丘,
年代凄凉不可问,
往来唯见水东流。
【赏析】
此诗作于与李白、杜甫同游大梁之时。大梁即唐朝的汴州陈留郡,战国时曾是魏国的都城,故诗题称“古”,今为河南省开封市。据《新唐书·杜甫传》:
“尝从(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醋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此事在天宝三年,高适此诗作于七四四年,时四十岁。此时他正隐居宋中,以耕钓为生,虽然很想跻身仕途,但又求进无门,因此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情绪。这首《古大梁行》就借咏怀古迹,寄寓了深沉的兴亡之叹,流露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全诗二十句,四句一转韵,分为五个自然段落。
全诗的重点是在写今日古都的荒凉,因此第一段就着力描写了作者驱马荒城所见的景象:在缓辔徐行中,只见满城一片荆棘,莽莽苍苍,昔日巍峨壮丽的魏王宫观如今长满了禾黍,曾经威震诸侯的信陵君和他的三千食客,也已烟消云散,化作满地灰尘。这一段起得苍劲有力,它以形象的笔墨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荒城图,首先给读者以满目凄凉的强烈印象,起了笼罩全篇、奠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段虽然是描绘驱马所见,是在说“今”,但其中的“魏王宫观”、“信陵宾客”已暗中寓“昔”,在今昔对比中,眼前的所见更为突出。第二段是对往昔的追忆,与第一段形成对比:在雄都朝市中,轩车驰骤,歌钟四起,一片繁华景象;而军队有三十万之众,国家方圆千里,国势堪称强盛。
这一对比,使第一段的形象有了深厚的背景,并且格外鲜明。第三段一方面反接第二段,同时回应第一段,从对往昔的追忆,又回到眼前的景象:那高敞的舞榭歌台和曲折的池沼,已荡然无存,在断壁颓垣中,只见狐狸奔窜,草木黄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这与第二段的热闹繁华恰成对比,而且“高台曲池”,自身也有对比。第四段紧承第三段,同时也以“摇落”、“秋草”等字面遥接第一段,好象是在写今日情况:
游侠之士口里,还在传说着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壮士朱亥的大名;路上的行人,还可辨认出向信陵君荐举朱亥的老者侯嬴居住过的大梁东门的道路。实际上,这也是对往昔的追忆,形成物是人非的对比。最后一段,作者从朱亥、侯嬴联想到曾经得到赵王赏赐白璧黄金,骑骏马、佩宝刀,后来终于困于大梁的虞卿,如今也已成为难以追思的过客了,只有汴水一直在默默地向东流去。这些从前的人事,与今日古城的颓败荒凉,也形成强烈对比。全诗的今昔对比,在章法上,曲折而有变化,但又井井有条,一脉贯通,通过这种反复一交一 错的对比,使无限兴亡之感,从字里行间沛然涌出,震动着读者的心灵。
诗人善于寓感慨于写景之中,情景高度融合,使兴亡之叹和身世之感,从鲜明的形象中自然流出。第一段用“驱马荒城愁杀人”来抒发自己初进大梁时的惊愕、感叹之情,而景物方面则以满城的“荆榛”、“禾黍”、“灰尘”来烘托,使感叹显得极为自然。
“愁杀人”三字,既体现出诗人无限慨然之思,又使古城倍显荒凉,情景相生,收到了强烈的效果,全篇的怅惘凄凉之情,也由此衍生而出。第三段中“全盛须臾哪可论”一句,前有“忆昨”一段作铺垫,后有“遗墟”、“古地”作反衬,情感就自然跳脱而出。而第四段“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二句,则是全诗感情的高峰突起之处。诗人面对荒城,在暮天摇落之际,顿生宋玉之悲,兼感朱亥、侯嬴之豪情壮举,一腔无可寄托的豪荡、愤懑之情,不能自制,于是“抚剑悲歌”,那悲壮苍凉的歌声,在古城中回荡,愈发显得悲凉感人。特别是末段最后两句,“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有总结全篇的作用,感情极为广远、深沉。作者伫立在秋水漫漫的汴河之滨,眼见“逝者如斯”,各种愁思;一起涌至。
这其中,有对往古的怀想和凭吊,也有对自己年华逝去而一事无成的嗟叹,更有对于国家局势的深情的关切。诗人将难以诉述的复杂情怀,都倾注在一一江一 流水之中,使得感慨更为深沉,意味更为悠长,而在质实的描写之中,最后宕开一笔,也显得极为空灵。那激荡胸怀的感情,与景物相融合,收到了十分强烈的艺术效果。
此外,在音韵对偶上,全诗四句一转韵,第一、三、五段为平声韵,第二、四段为仄声韵,平仄相间,形成起伏跌宕,顿挫回环之感。句子以散行为主,但除第五段外,其余每段都是散偶相间,即每段开始二句为散行,后两句为对偶。这样,“隔联间以对仗,壁垒森严”(《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下,黄培芳评),“按节安歌,步武严整,无一往奔轶之一习一 ”(《唐风定》卷九,邢昉批)。这些都更有利于表现诗中那种豪健挺举、深沉悲凉的兴亡之叹。
-
效古赠崔二 【作者:高适 】 十月河洲时, 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 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 一 胡 一 为? 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 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 宁肯更沦踬? 周旋...
-
燕歌行 【作者:高适 】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
-
除夜作 【作者:高适 】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 旅馆寒灯独不眠,诗的首句所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启人联想,点明作者...
-
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 【作者:高适 】 黄鸟翩翩杨柳垂, 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 论 一 交 一 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 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 留君...
-
蓟中作 【作者:高适 】 策马自沙漠, 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 每愁 一 胡 一 虏翻, 岂无安边书, 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 归来独闭门。 【赏析】...
-
送李少府贬峡 中王少府贬长沙 【作者:高适 】 嗟君此别意何如, 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 衡 一 陽 一 归雁几封书? 青枫 一 江 一 上秋天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
-
哭单父梁九少府 【作者:高适 】 开箧泪沾臆, 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 犹是子云居。 畴昔贪灵奇, 登临赋山水。 同舟南浦下, 望月西 一 江 一 里。 契阔多离别, 绸缪到生死。...
-
塞上听吹笛 【作者:高适 】 雪净 一 胡 一 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 满关山。 【赏析】 雪净 一 胡 一 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诗歌一开始是两句实...
-
封丘作 【作者:高适 】 我本渔樵孟诸野, 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 那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 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 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
-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惊千里外, 论交却忆十年时。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译文 黄莺往来杨柳低垂,春风中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