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戏赋云山》原文及赏析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鉴赏】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辛弃疾由于上饶(今属一江一 西)带湖寓所毁于火,遂徙居位于铅山(今属一江一 西)东北境的期思渡别墅。那里有一汩清泉,其形如瓢,词人因名之为“瓢泉”。这首词就是作者居住在瓢泉寓所期间写成的。内容如题,乃吟咏云山之作。
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但所着力描述的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的瞬息万端的变化,但字里行间似乎寄寓着词人这样一个信念:虽然坚持抗金北伐的力量,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但是,就象大雪压不垮青松一样,这股抗金力量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逐渐强大,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开首两句点题。上句设问,下句作答,这比直说青山被浮云所遮盖,更耐人寻味。而且,由于用了拟人手法,还大大密切了物我关系,使我们仿佛看到了词人那种翘首凝望、喃喃自语的情态。起句用典,《庄子。大宗师》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庄子这段话是为抒发他有藏必亡的虚无观点立论的。后来黄庭坚《次韵东坡壶中九华》诗曾用其字面,句云:“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以作者的词句同黄氏的诗句相比较,黄氏的“持”字径从《庄子》语中“负之而走”的“负”字而来,稍显得拘泥朴实;而词人的“推”字,则显得空灵巧妙,更切合青山被浮云所笼罩的景象。可见,用典的巧拙,不在于能否师其字面,而在于能否即景会心,缘事而变化。而“四面浮云猜是汝”句,何以用“猜”而不用“知”?盖“知”字判断的意味太浓,和起句的诘问语气不相搭配,且使本句也显得呆滞;而著一“猜”字,不仅和起句的诘问语气相吻合,而且还使全韵灵动活泼,声情若掬。歇拍一韵紧承前韵,通过描述自己寻觅“常时相对两三峰”的行动和“走遍溪头无觅处”的结果,进一步证实青山被浮云所笼罩,并隐然透露出词人的遗憾心情。词人为什么如此执着地寻觅“常时相对”的青山?因为青山是他闲居瓢泉期间的知音,也是他光明磊落的人格的真实写照。“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浣溪沙·瓢泉偶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虞美人·邑中园亭……》)你看,词人对青山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啊!怪不得他要殷勤寻觅呢。
词的上片写青山被浮云遮覆的忧虑,下片则写重睹青山的喜悦。下片两句笔锋一转,景象突然一变:西风乍起,浮云飘散,忽然看见平时与之相亲相爱的青山象擎天巨柱一样,岿然耸立在东南天际。说写词人重睹青山的喜悦,可又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上句的“瞥起”和下句的“忽见”,来表现作者在刹那间的感情变化。如果说下片一韵着重写浮云散而青山见的自然景观须臾间的变化的话,那么结拍一韵还不该直接抒写重睹青山的喜悦心情吗?作者偏不这样,而是宕开笔墨,描写了一个老僧看到青山依然挺立东南天际时的欢快举止和情态,通过老僧之喜来映衬词人之喜。这样写不仅多一层曲折,而且还丰富了词境,说明热爱青山、关心青山是否依旧的,正大有人在,那老僧即其一例也。
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但词人对他吟咏的对象并未作十分一精一细的描绘和刻划,而是抓住自然界客观景物的倾刻变化,以轻快明朗的笔调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寓意深刻,并非平淡之叹。这首小词的格调明快疏朗,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落职闲居期间积极乐观的一面。
-
●虞美人·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 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
-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 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瘅雨,往事莫惊猜。 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
-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
-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落日塞尘起,一胡一 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
-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 人去后、吹一箫声断,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 滴罗襟点点,...
-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
-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最苦浔一陽一江一 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一陽一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一陽一驿音尘...
-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 东西南北之人也。 一江一 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鉴赏】 在古人心目...
-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虎踞龙蟠何处是? 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一陽一,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
-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谁向椒盘簪彩胜? 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 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 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