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辛弃疾)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拼音版注音:
zhì dì liú láng yù dǒu , guà fān xī zǐ piān zhōu 。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qiān gǔ fēng liú jīn zài cǐ , wàn lǐ gōng míng mò fàng xiū 。 jūn wáng sān bǎi zhōu 。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yàn què qǐ zhī hóng hú , diāo chán yuán chū dōu móu 。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què xiào lú xī rú dǒu dà , kěn bǎ niú dāo shì shǒu fǒu 。 shòu jūn shuāng yù ōu 。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翻译:
范增因为项羽不杀刘邦怒而撞碎玉斗,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带着西施泛舟五湖。
谓英雄之所以能够美名流传,就在于立功万里,为国家和君王效命。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公侯将相原本出身于普通士卒。
可笑泸溪地小如斗,不知道您肯不肯在那里小试牛刀?赠送给您两只玉瓯作为寿礼。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赏析:
辛弃疾写《破阵子》为范如山祝寿又规劝,营意用典之妙,用梁启超的话说是“可为三叹!” 全词62字,用了范增、范蠡、陈涉、周盘龙、宗悫、子游六典,除周盘龙一典稍为冷僻外,均为熟典,为全词的生动内容的一部分,非耀学无生硬,得蕴藉隽永之妙,远胜于直接议论。 第一句典出刘邦送玉斗给项羽谋士范增,范掷玉斗于地,拔剑碎之,可谓以碎玉开始;而结句是辛弃疾献玉碗以祝寿,则为完玉终,其间,捕捉心态,造语灵动。
一开篇作者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掷地刘郎玉斗”。鸿门宴上刘邦令张良献玉斗给亚父范增,范增痛感项羽不听劝告放走刘邦,贻下后患,而将玉斗置于地,拔剑撞而破之。另一个是,“挂帆西子扁舟。”春秋吴越之争时,范蠡献西施于吴王,以瓦解吴王斗志;灭吴后,不受越封,复取西施乘舟游五湖而不返。写法都是似明而暗,一看便知是用典,但真正的用意却没有直接说出来,甚至连范增、范蠡的名字都没有出现。作者用这两个典的意思,主要因范增、范蠡都与范如山同姓,又都是才智出众,有胆有识的谋士,因而即以二范比如山,希望他成为二范那样的人物,能竭诚尽智为自己的君国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个隐晦的开端,不但艺术上很有特色(隐含范如山姓氏,却不出一范字),从词的主旨说也是很好的开端。“千古风流”应在我辈身上,不要轻抛建功立业(“万里功名”)的时机,要时时想到大宋的万里江山(“三百州”)。
下片,针对范如山“迟迟未行”的思想活动,进行劝勉。一方面称赞了范的大才宏志,预言他定能有所成就,一方面劝告他不要嫌泸溪令职位低小难以发挥作用。而应当以之作为搞大事业的起点。为了同时表达这两方面的意思,作者选用了四个典故。一是:“燕雀岂知鸿鹄”。陈涉辍耕垄上,慨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故事,借此表明自己理解范的志向,他的不愿就任是想有更大的作为。二是:“貂蝉元出兜鍪”。用的南齐将军周盘龙的故事。周年老不能守边,还朝为散骑常侍(皇帝侍从,能预闻要政),世祖戏问他:“你戴貂蝉(近侍贵臣冠饰)冠比起戴兜鍪(战盔)来如何?”周答:“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意思是说我成为近臣是在战场上拚杀得来的,不是靠了恩宠。这里表示自己理解范有更大的才能,想得到更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但是想得到更大的尊荣,要想得到参预朝政的要位,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多作表现,积累“战功”。三是:南朝宋大将军宗悫的故事。宗晚年为豫州刺史,典签多所违执,宗怒叹“得一州如斗大,竟遭到典签的慢待!”辛借此表示自己体会到范的心情──以大才而屈居小小泸溪,且行动不能自主,难有作为。但也是劝他:宗悫都难免屈居下位,受小人之气,何况你我。典签,本为地方文书小吏,但南朝时,多由帝王亲信担任,以监视地方大员,号为“签师”,颇有实权。四是《论语·阳货篇》:孔子至武城,闻弦歌之声,认为割鸡无需用牛刀的故事。作者反其意而用之,鼓励范南伯不妨以牛刀杀鸡,一试身手,把泸溪治理好,以显示自己的才能。
-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虎踞龙蟠何处是? 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一陽一,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
-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
-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谁向椒盘簪彩胜? 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 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 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
-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
-
●虞美人·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 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
-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落日塞尘起,一胡一 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
-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最苦浔一陽一江一 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一陽一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一陽一驿音尘...
-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 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瘅雨,往事莫惊猜。 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
-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 人去后、吹一箫声断,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 滴罗襟点点,...
-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 东西南北之人也。 一江一 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鉴赏】 在古人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