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权称帝的时间最晚?有什么原因?
三国时期的时间划分,很多人都在这件事情上有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始就划分进三国时期了。但是如果要更加严格一点,等到孙权称帝的时候,才能算是三国的开端。不过孙权称帝的时间非常晚,比另外两个国家都要晚了很多年,那为什么曹丕和刘备先后都称帝了,但是孙权却等到多年之后才终于称帝?孙权称帝那么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三国志》记载,曹丕220年称帝,刘备221年称帝。既然是三国鼎立,那么魏蜀吴三国的情况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可为什么曹丕、刘备一前一后称帝后,孙权却直到229年才称帝呢?要知道,那时候,刘备已经于223年去世,曹丕也已经在226年去世,无论魏蜀,都已经是第二代皇帝了,孙权怎么会那么沉得住气呢?
我认为,孙权之所以迟魏蜀近十年才称帝,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孙权没理由称帝
无论是曹丕还是刘备,称帝都言之凿凿,理由充分。
曹丕不是他要当皇帝,是汉献帝刘协“禅让”给他的。曹丕已经连续不断“推辞”过好多次了,但是刘协坚决不同意,坚决要把皇位禅让给他,说他具有丰功伟绩,说他曹家具有丰功伟绩,说曹家占有德行,该当皇帝。说“黄龙”出现了,这是祥瑞之兆,正是改朝换代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曹丕实在“推辞”不过,只好同意,接过“江山”这副沉重的胆子,扛在肩上,咬牙坚持往前走。
刘备之所以称帝。是因为他“听说”曹丕已经把汉献帝刘协给害死,夺取了汉朝的江山。这种情况,刘备怎么可能接受呢?难道刘汉家就没人了吗?当然不是,还有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呢!
刘备一生都在为恢复汉朝江山呕心沥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刘备的崇高理想。可是,皇帝刘协已经被曹丕这个奸贼给杀了,江山也被曹丕这个奸贼给夺去了,要还于“旧都”,显然暂时是办不到的。因此,只能另建“新都”。
当然了,另建“新都”,并不是他刘备想当这个皇帝,而是要担这个“道义”。毕竟皇帝已经没了,只有他称帝,重新树立一个皇帝出来,天下人才有主心骨,才有继续前进的方向。
可是孙权有什么呢?既没有皇帝把皇位“禅让”给他,他又不是刘汉家的后人,甚至连皇亲国戚都不是,他怎么可能称帝呢?
2.孙权没胆量称帝
当时,曹魏的家业最雄厚,蜀汉的势头最猛,孙权一样也不占。如果他不称帝,那么曹魏和蜀汉会捉对厮杀,打得不可开交。孙权其实只需要坐山观虎斗,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坐收渔翁之利就可以了。
但如果孙权紧跟着也称帝,那么,无论是曹魏,还是蜀汉,就有可能调转枪头针对他。曹丕说,我的皇帝是刘协禅让的,你称帝,你就是藐视我的权威,就是造反,我当然得打你了!刘备说,我称帝是因为我是刘家后人,我不过是继承皇位而已。你有什么资格称帝?你称帝,不是造反吗?我当然要打你了。
孙权不称帝,大家都不会注意他。一称帝,大家都会转过来打他。本来一个打他,他都够呛,现在两个都打他,他怎么是对手呢?
事实上,孙权在曹丕称帝后,由于关羽在荆州咄咄逼人,孙权立刻就对曹丕上表称臣,想借曹丕的力量来对付刘备。也正是这样,他还打赢了夷陵之战。而夷陵之战后,他立刻又向刘备求和,避免刘备对他进行报复。
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孙权怎么可能称臣呢?
3.孙权没必要称帝
曹丕之所以要称帝,是想坐稳正堂盟主的位置,表明江山有代谢,他已经是新的王朝的皇帝了,借此威服天下。刘备之所以要称帝,是必须发表刘家人的声音,表明刘家的江山并没有断绝。而这个表明,是有利于他召集天下有识之士,和曹魏对抗的。
孙权称帝,能得到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所以,他完全没有必要称帝。
那么,孙权有没有称帝的心思呢?当然是有的。直到差不多十年的时候,那时候,蜀汉已经和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且蜀汉诸葛亮已经于228年提兵北伐,和曹魏较上劲了。也就是说,他就算称帝,也没人有精力再搭理他这事了。这时候,他就理直气壮地称了帝。
河南卫辉府为何清朝比明朝大了一圈?是因为这个镇失去了应有功能
河南卫辉府为何清朝比明朝大了一圈?是因为这个镇失去了应有功能...
-
诸葛亮腿没毛病,为什么总是坐轮椅?...
-
夷陵之战时,如果魏国打吴国结局会怎么样?...
-
天宝十四年,唐玄宗在位时期,在北境范阳、河东、平卢三镇担任节度使的安禄山,暴露狼子野心,突然率军反叛。 安禄山组织了北方各族组成的15万军队南下,发动了影响唐朝政局的...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
古罗马豪横的饮食文化:从节制到奢华,还有奇葩的“羽毛消化法”
古罗马豪横的饮食文化:从节制到奢华,还有奇葩的“羽毛消化法”...
-
陆抗羊祜真正军事才能如何?能否跻身三国顶级统帅?...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哪段史实更接近真相,又为何成三国最大争议?
今天小编要写的内容是三国最大的争议之一,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到底哪段历史才是真相?我们先回到小说《三国演义》的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这一回说曹操刺...
历史上最强大的六个游牧民族,它们与中原王朝有怎样的恩怨情仇?
你是否对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名字感到好奇?它们究竟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它们与中原王朝有过怎样的交流和冲突?它们的文化和习俗又有哪些特点和影响?本文将带你一一...
-
古今官职品级对照:从四品知府的现代定位 清代知府通常为从四品(少数特殊府升至正四品),与现代正厅局级官员(如地级市市长)品级相当。这一层级在官僚体系中承上启下, 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