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为了民族独立,爱尔兰付出的远远不止是北部六郡

作者:来源:网络整理于:2023-08-29阅读:

公元1922年8月22日,在爱尔兰南部科克郡的一个小村庄,一个行进中的车队遭到伏击,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枪战。经过近30分钟的激烈对射后,敌对双方分别撤离了战场。在一辆被子弹击穿了挡风玻璃的轿车内,一个重要的人物,被称为爱尔兰国父的迈克尔·柯林斯殒命当场,年仅31岁。

迈克尔·柯林斯


作为爱尔兰独立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柯林斯在爱尔兰享有盛誉,备受爱戴,却落了个死于非命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自公元1542年,英国占领爱尔兰岛,取得了统治权以来,岛上的凯尔特人一直都没有停下来反抗的脚步。公元1801年,英国正式对外宣布合并爱尔兰,国家对外名称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经过两百多年的同化,原本两个大岛向着同一个国家方向发展的趋势似乎已经不可逆转了。但到了1845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爱尔兰当地的马铃薯欠收,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因饥饿大量死亡,史称爱尔兰大饥荒。在这场大饥荒中,英国政府在能进口美洲粮食的情况下却未提供太多协助,让许多爱尔兰人对英国产生不满。说到底,英国人没把爱尔兰人当人看,爱尔兰人自然也不愿留在英国当二等公民。爱尔兰独立运动由此开始。

积怨越积越深,1916年4月24日,都柏林爆发了反抗英国人的“复活节起义”。爱尔兰的志愿军在都柏林占领了重要据点,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尽管6天后,起义就宣告失败,但仍被历史学家看作是爱尔兰独立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爱尔兰岛

起义失败后,爱尔兰的志愿军并没有气馁,他们走上了新的道路。他们希望通过紧密联系武装抵抗和民族竞选的方式,来获得国家的独立。因此,他们直接越过英国政府,于1919年1月成立了自己的议会,并建立了武装组织——著名的爱尔兰共和军。年仅29岁的迈克尔·柯林斯成为爱尔兰共和军的领导人。柯林斯身材魁梧,精力旺盛,19岁便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军。迈克尔·柯林斯第一次为人所知,是在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因身为出色的组织者,而在组织中备受尊敬。爱尔兰共和军在迈克尔·柯林斯的直接领导下,发动对英国士兵和警察的偷袭和暗杀。到1921年,共有600多名英国士兵和警察因此遇害。

由于局面已经无法控制,伦敦最后邀请爱尔兰议会代表参加和谈。经过复杂而漫长的谈判,双方于1921年12月6日终于达成一项协议。协议同意爱尔兰组织自己的合法政府和议会,允许他拥有自己的军队和独立的外交政策。与此同时,这项协议也确保了英国人在爱尔兰使用原来的3个海军基地的权利。英国有权对爱尔兰宪法进行最终检查。爱尔兰仍留在英联邦内,英国国王是爱尔兰名义上的最高元首。更为关键的条款是,这座岛屿将一分为二,信奉新教的北爱尔兰6个郡被分割开,留在英国。换言之,英国人只允许爱尔兰南部26个郡实现有限的独立。可以说,爱尔兰为了自由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爱尔兰共和军

作为爱尔兰独立领袖的迈克尔·柯林斯艰难的在协议书上签了字,他意识到这份协议不但会导致爱尔兰国家的分裂,更会造成人心向背,同时,这份协议很可能也会是他个人的“死刑判决书”。事实也正如他所料,爱尔兰共和军由此分裂为两派:一派认为尽管国家被分裂,但至少是爱尔兰迈向独立自己的重要一步;另一派则谴责分裂结果,认为这项协议是拿土地换取少数人自己的统治权力。矛头直指迈克尔·柯林斯。最后该协议在爱尔兰议会上激烈讨论后,以64票赞成,57票反对的微弱优势表决通过。

这一表决结果出炉后,爱尔兰内部的冲突开始升级,内战爆发。几个世纪以来,爱尔兰人团结一致反抗英国人的统治。如今国家就要独立了,但一纸协议却让那些刚刚还在并肩作战的爱尔兰士兵,成了互相残杀的敌人。爱尔兰人反对爱尔兰人,邻居反对邻居,父亲反对儿子——尽管这两派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国家的独立。柯林斯也成为了仇恨的目标。他的敌人指责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开始策划针对他的暗杀。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猜你喜欢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