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作为灭蜀最大功臣,为何会落得一个被灭族的下场?
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将领,是魏国后期能够灭蜀汉的最大功臣。不过邓艾的下场却十分凄惨,被人诬告谋反,导致被冤杀,连他的孩子也一起遭遇了不测。为何作为魏国忠臣的邓艾,会落得一个当年白起的下场呢?历史上将邓艾的遭遇归结为居功被杀,看来邓艾还是遭人眼红了。实际上,邓艾自己也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加上钟会在一旁添油加醋,才会让司马昭对他产生了猜忌,最后就把邓艾谋反的罪名给坐实了。邓艾目光长远,而且战略多变,善用奇谋,在和姜维的多次交手中未有过一次败绩。魏国打算灭蜀,邓艾大胆采取偷渡阴平的策略,被后人认为是古代最优秀的一次入川作战方案。可惜邓艾缺少一些防人之心,让他少了自保的能力,如果司马懿还在世的话,或许邓艾还没那么容易被怀疑。
邓艾会惹来杀身之祸,也是因为邓艾在灭蜀以后居功自傲,开始擅自给蜀汉官吏任命,而且还是以天子之名。可能邓艾觉得自己这样做,能够稳定住蜀汉内部的局势,而且自己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也是想替朝廷纳入一些蜀汉的能臣。但是邓艾的这个举动,在钟会、卫瓘等人眼中成了一件越权的事,所以他们把邓艾擅自借用天子之名的行为报告给了司马昭,这也引起了司马昭的猜忌。
虽然当时的曹魏政权已经被司马家给控制,但毕竟皇帝还是曹氏,所以司马昭也变得异常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担心会不会对司马家造成不利。而且邓艾在朝中也是颇有声望和能力,如果邓艾倒戈对司马家来说可是一个灾难。这次邓艾直接越过司马昭,擅自行权很显然犯了一个大错,而且从他人嘴里说出邓艾的罪行还会被无限放大,等于是邓艾主动给了别人一个把柄。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实在不应该。
加上邓艾又手握兵权,司马昭的疑心自然也是跟着水涨船高。此后司马昭册封邓艾为太尉,他的两个儿子为亭侯,邓艾成了三公之一。但太尉手中并无实际兵权,司马昭此举的真正目的,就是想收回邓艾的用兵权利。由此可见邓艾已经被司马昭列入了观察名单,不过此时的邓艾下场还不一定会死,真正压死邓艾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钟会在其中作梗。
想要谋反的人并不是邓艾,而是钟会。他看邓艾和司马昭相互猜疑以后,就趁势诬告邓艾说他在计划谋反,最后司马昭让曹奂下令逮捕邓艾父子,邓艾就这样被冤杀了。直到273年,司马炎下诏书,重新肯定了邓艾当年的功绩,这才等于是为邓艾平了反。
-
天宝十四年,唐玄宗在位时期,在北境范阳、河东、平卢三镇担任节度使的安禄山,暴露狼子野心,突然率军反叛。 安禄山组织了北方各族组成的15万军队南下,发动了影响唐朝政局的...
河南卫辉府为何清朝比明朝大了一圈?是因为这个镇失去了应有功能
河南卫辉府为何清朝比明朝大了一圈?是因为这个镇失去了应有功能...
历史上最强大的六个游牧民族,它们与中原王朝有怎样的恩怨情仇?
你是否对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名字感到好奇?它们究竟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它们与中原王朝有过怎样的交流和冲突?它们的文化和习俗又有哪些特点和影响?本文将带你一一...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哪段史实更接近真相,又为何成三国最大争议?
今天小编要写的内容是三国最大的争议之一,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到底哪段历史才是真相?我们先回到小说《三国演义》的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这一回说曹操刺...
-
诸葛亮腿没毛病,为什么总是坐轮椅?...
古罗马豪横的饮食文化:从节制到奢华,还有奇葩的“羽毛消化法”
古罗马豪横的饮食文化:从节制到奢华,还有奇葩的“羽毛消化法”...
-
夷陵之战时,如果魏国打吴国结局会怎么样?...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
-
陆抗羊祜真正军事才能如何?能否跻身三国顶级统帅?...
-
古今官职品级对照:从四品知府的现代定位 清代知府通常为从四品(少数特殊府升至正四品),与现代正厅局级官员(如地级市市长)品级相当。这一层级在官僚体系中承上启下, 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