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翻译、赏析、注释
早秋
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诗文解释】
长夜中荡漾着清冷的瑟音,西风从翠萝那边吹过来。残落的萤火虫停歇在晶莹的露水上,早雁掠过银河。高大的树木在曙光中看起来更浓密,远山在晴空下更多一些。淮南落下一片树叶,自已就感觉到了洞庭湖的秋天来了。
【词语解释】
遥夜:长夜。
翠萝:攀缘植物,女萝。
玉露:白露。
晓:破晓。
金河:秋天的银河。古代五行说以秋为金。
拂:掠过。
泛:弹,犹流荡。
还密:尚未凋零。
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译文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赏析】
《早秋》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这首诗描绘初秋景色。前四句写早秋的夜景,五、六两句写早秋的昼景,在描绘秋景的过程中,诗人注重高低远近,落笔细致而层次井然。“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最后两句运用《淮南子》与《楚辞》典故,浑然一体,神气十足,又将身世感叹暗寓于其中。
诗人写景咏物,寄托自已的情怀,颇多感慨,描绘了一幅秋色图。全诗句句写景,字字切中“早”字,生动细致,用典贴切,主旨明确,清新优美,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是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是“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 “残萤”、“早雁”、 “晓还密”、“一叶下”、 “洞庭波”都扣紧“早” 字。俯察、仰视、近看、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气足,悠然不尽。
-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深竹 一作:湿竹)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译文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
《题大庾岭北驿》 作者: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解】: 1、阳月:阴历十月。 2...
-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注解 凄凉的思绪。唐李贺《昌谷诗》: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 槛(...
-
楚江怀古 唐代 :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 楚 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
-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解 1、戌鼓:戌楼上的更鼓。 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解 1、几时两句:这是倒装,意谓想起昨夜在月光下举杯送别的深情...
-
李白: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解】: 1、红颜:指年...
-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古诗简介 《章台夜思》是一首思乡诗。全诗描绘了一幅凄清的晚秋夜景图...
-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译文 静静的深夜四周没有相邻,居住在荒野因为家中清贫。 树上黄叶在...
-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译文 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流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