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杜甫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发表于:2021-04-30 23:45:12阅读:845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品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难道不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吗?

  (霍松林)
-------------------------------------------------
  黄鹤编在上元二年春,在成都作。

  好雨知时节①,当春乃发生②。随风潜入夜③,润物细无声④。野径云俱黑⑤,江船火独明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⑥。

  (潜入、细润,正状好雨发生。云黑、火明,雨中夜景。红湿、花重,雨后晓景。应时而雨,如知时节者。雨骤风狂,亦足损物。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三四属闻,五六属见。)

  ①申涵光曰:“好雨知时节”,此《毛诗》所谓灵雨也。周王褒诗:“时节无春冬。”②《抱朴子》:藏华于当春。《庄子》:“春气发而百草生。”③《易》:“随风巽。”《盐铁论》:周公太平之时,旬而一雨,雨必以夜。④《吴志》:臧均曰:“继之以云雨,因以润物。”细无声,即《盐铁论》所谓雨不破块也。⑤沈约诗:“野径既盘纡。”⑥何逊诗;“澄江照远火。”⑦梁简文帝诗:“渍花枝觉重。”言经雨红湿,花枝若重也。《杜臆》:“重字无人能下。”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猜你喜欢
  • 梦见毒药、服毒

    梦见毒药,一切忧愁和不安都会消失。医生梦见毒药,收入会不断增加。卖药者梦见毒药,顾客会接踵不断。男人梦见毒药,要失去工作。女人梦见服毒,会家破人亡。失业者梦见服毒,很快能找到

  • 杜甫《八阵图》全诗赏析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作品赏析【注解】: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 曾国藩:天道忌巧,去伪而守拙

    曾国藩:天道忌巧,天道忌贰,天道忌盈。天道忌巧,是指不要走捷径,人生的路一步一步地走,世上没有捷径可走,要扑下身子,扎扎实实地去做。

  • 一视同仁造句十则

    一视同仁造句十则

  • 杜甫《丽人行》全诗赏析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

  • 描写过年的经典歇后语 大年初一见于面—尽说好话

    副标题 【大年三十的案板】——家家忙 【大年三十的烟火】——万紫千红 【大年三十看皇历】——没日子啦 【大年三十看黄历】——没有日子了 【大年初一早上见面】mdas

  • 关于蛇的趣味歇后语精选 蛇钻窟窿—顾前不顾后

    副标题 【竹筒里爬长虫(蛇)】——直出直入 【蛇吞象】——不自量;好大的胃口 【蛇吞蝎子】——以毒攻毒 【洞里的蛇】——不知长短 【毒蛇出洞】——伺机

  • 谁出门不管渴不渴都会带水? 答案:拖泥

    谁出门不管渴不渴都会带水? 答案:拖泥

  • 关于教师节的对联集锦 杏坛难富贵,行藏尤以道持身大全

    播雨耕云,催就蕙兰铺锦绣 呕心沥血,润得桃李吐芳菲 一支粉笔,积淀千秋智慧 三尺讲台,寄托万世文明 书山向导,学海航标 做我园丁但愿栋梁擎大厦 为人师长须将德智化群星

  • 洪荒祖巫烛九阴的神话传说故事

    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据《山海经大荒经》中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温庭筠
  • 崔颢
  • 李颀
  • 刘长卿
  • 王勃
  • 杨炯
  • 卢照邻
  • 骆宾王
  • 贺知章
  • 孟郊
  • 贾岛
  • 王建
  • 韦庄
  • 张籍
  • 元稹
  • 许浑
  • 宋之问
  • 张继
  • 李端
  • 卢纶
  • 陆龟蒙
  • 钱起
  • 皮日休
  • 皎然
  • 罗隐
  • 贯休
  • 李益
  • 司空曙
  • 李绅
  • 李德裕
  • 杜荀鹤
  • 冯延巳
  • 鱼玄机
  • 杜审言
  • 薛涛
  • 曹邺
  • 元结
  • 李世民
  • 常建
  • 祖咏
  • 储光羲
  • 虞世南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