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游山西村》原文·翻译·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赏析
【原文】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山西村:旧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鉴湖附近。
腊酒浑:头年腊月酿制的酒,叫腊酒。浑,浑浊。酒以清者为佳。
足鸡豚(tún):形容菜肴丰富,肉食品很多。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柳暗花明:柳色*浓绿,故曰“暗”;花色*鲜艳,故曰“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一艳明丽。
箫鼓追随春社近:意思是说,社日将近,村民们正在踏着箫鼓的节奏排练祭神的节目。春社,古时候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村民们集会歌舞,拜祭土地和五谷神,祈求丰年。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闲暇时趁着月光出游。
无时:随时,指不拘一定时间。
【翻译】
不要笑话农家腊酒的浑浊吧,丰收年景,他们有足够的美味佳肴用来款待客人。记得那一天,我一个人信步闲游,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之间眼前重峦叠嶂,川水环回,仿佛走进了一个山环水绕,幽邃迷惘的境界之中,以为前面没路了;后来翻山涉水,绕了几道弯子,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一个掩映在柳荫与鲜花丛中的小村庄骤然出现了。社日将近,村子里的人正在踏着箫鼓的节奏排练着祭神的节目,后面还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群众,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从人们的衣着看得出,这里还保持着淳朴的传统生活习俗。从今天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随夜乘兴,拄着拐杖,叩门打扰的。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孝宗即位之初,尚有志于北伐,因此包括陆游在内的主战派都受到了重视,陆游还趁机向朝廷提出过收复中原的方略。但是由于抗金名将张浚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匆北伐,再加上内部将领们认识不一致,因此在符离集被金兵打败,南宋统治集一团一被迫和金国签订了屈辱的 “隆兴和议”。于是投降派又猖獗起来,极力打击迫害爱国人士,陆游也被横加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在乾道二年被罢官免职。因此,陆游回到了绍兴鉴湖附近的三山故乡。
陆游回乡后,农村优美的景物和新鲜纯洁的生活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和故乡淳朴的农民建立了真挚深厚的友谊。有一天,诗人信步出游,走到三山西面近处的一个村庄,看到了人们祭社前夕的活动,有感于村民们待客的真挚,生活习俗的淳朴,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爱国思想的另一个侧面。
“莫道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一联是对农村人情美的热情赞颂,也融注了诗人平素与农民交往的真实体验。腊酒,上一年腊月酿制的酒。浑,浑浊。酒以色*清为上品,色*浑则质量较差。豚,本是小猪,而在这里则泛指猪肉。意思是说,不要笑话农家腊酒的浑浊吧,如果碰巧赶上丰收年头,他们有足够的鸡肉、猪肉用来款待客人的。我们要充分理解诗人对农家的赞美之情,首先应注意到“腊酒浑”和“足鸡豚”。酒,村民们平实舍不得喝,才留到春天;“足鸡豚”,这种情况只有丰收的年头才有。现在有客人来了,主人把平时的积攒都慷慨地拿出来了。酒的质量是差了点,鸡肉猪肉也都是自家的,但那是一年的劳动成果,是平时轻易舍不得动用的,是最好的,从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出农家待客的真挚情谊。其次还要看“莫笑”二字,这两个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家倾其所有,真心实意待客的深切感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联描绘了诗人去农家时一路上所见风光的美。这一联赢得了历代读者的盛赞,其原因大致有四:一是准确地描绘了当地山环水绕的特有地形;二是“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无论是就其自身意象来看,还是就其作用于行人的感觉来说,都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凝炼性*,及鲜明的对比性*。三是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诗人在那一刹那间所产生的初时疑惑,继而惊愕,最后则惊喜的复杂感受。四是给人以哲理的联想:当人们陷入困惑而很快领悟的时候;当人们遇到矛盾,随之找到了解决办法的时候;当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障碍,经过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的时候,都会从这两句诗中得到共同的感受。这两句诗真正达到了景,情,理的高度统一。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此联赞美的是农村风俗的美。前一句写的是社日前的热闹景象。“社”,古代是指土地神,五谷神。每年春耕前村民们都要祭社,叫做“春社”,用以表达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祭社时要有歌舞活动,以使神仙欢一愉。赶上丰收年了,人们兴致格外高,在社日之前就开始排练节目。“箫鼓追随春社近”就是说诗人看见人们列着长队吹吹打打地走过,后面跟着看热闹的人群,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后一句则写的是民风,“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说从衣着打扮上看得出这个地方还保留着传统而又淳朴的良好的生活习俗。这样的风俗人情美存在于这样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小小村落,符合事理,有可信度,有真实感。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此联写诗人对山西村热爱、留恋的余情。这种感情通过约定后会之期表达出来,说得十分亲切,表现了诗人与农家彼此之间感情的融洽。诗人不仅赞美这里的人情美,风光美,风俗美,而且产生了进一步与农家频繁密切交往的要求和愿望,这对于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陆游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全篇景,情,理高度统一,不仅是一幅优美清新的自然风景画,也是一幅古朴醇厚的社会风情画。
作品章法精严,“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昭昧詹言》)层次十分清晰。
语言简约自然,对仗工稳贴切,情味清新隽永,代表了陆游一部分反映农村生活诗作的艺术风格和成就。(文章来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版哈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有改动。/2009、4、2)
-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淋淳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 花时万人乐...
-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 谁与放翁为伴? 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 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楖栗。 【赏析】 想象或梦游华山的诗,陆游写了不少,大多是借来...
-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木虏呕哑,酒如清露鮓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赏析】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
-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
-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一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
-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春一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 错,错,错! 写到《钗头凤》,突然就卡住了,觉得太多人知道陆游、唐婉、沈...
-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无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赏析】 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把陆游的词分为三类:其激昂慷慨者,...
-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蘋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赏析】 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
-
【原作】 诉衷情[宋] 陆游 当时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视】 《诉衷情》:词牌名,唐...
-
【原作】 钗头凤[宋]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一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