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兄入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诗文赏析[搜索 国学梦 即可回访本站]在古代,人们十分珍视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的《送二兄入蜀》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其兄弟之间深厚的手足亲情。
首句“关山客”,是向“二兄”说明前方路途遥远、山峦叠嶂、十分艰险,提醒亲人要多加珍重。古时由长安入蜀,必须经过秦岭太白山、青泥岭和大剑山、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剑门关。在《》一诗中曾清晰描绘了蜀道的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然剑阁有“天梯石栈相钩连”,却仍旧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最后不得不发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的叹息。
卢照邻这首诗没有细致刻绘,而用“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上的艰险,与兄弟惜别的沉重心情却清晰可见。
次句“花柳帝王城”,是指“二兄”出发的地点——长安,繁华似锦,歌舞升华,一派繁华的景象。
这一句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长安的“花柳”繁华反衬亲人在艰险的蜀道上将会碰到的孤苦、凄凉,着墨不多,感情却倍显深沉。
三、四句“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是抓取临分手时的瞬间情景的一个细节描写,将兄弟二人依依不舍相互牵挂的惜别情态刻划地细致入微,淋漓尽致。“相顾”二字将相互间情深意切的目光传神地刻绘了出来,一个“怜”字泻出了二人心中只有亲人间才会存在的滔滔挚爱之情,“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之恸,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
诗人在短短四句诗中能够由远及近地刻划双方的心灵,善于节制感情,平衡抑扬,在前两句的对仗中巧含对比的成份,使全诗感情异常深厚浓烈,跌宕起伏,令人感动。
作为抒写骨肉亲情和送别诗来说,《送二兄入蜀》或许并非最上乘之作,但却以其简洁质朴的诗风和语言有力地冲击了宫体诗的形式主义藩篱,给初坛带来了清新之气,也为后来的盛唐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
首春贻京邑文士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卢照邻《首春贻京邑文士》寂寂罢将迎,门无车马声。横琴答山水,披卷阅公卿。忽闻岁云晏,倚仗出檐楹。寒辞杨柳陌,春满凤凰城。梅花扶院...
-
宿玄武二首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卢照邻《宿玄武二首》方池开晓色,圆月下秋阴。已乘千里兴,还抚一弦琴。庭摇北风柳,院绕南溟禽。累宿恩方重,穷秋叹不深。...
-
咏史四首 其四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卢照邻《咏史四首 其四》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天子玉槛折,将军丹血流。捐生不肯拜,...
-
至陈仓晓晴望京虽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卢照邻《至陈仓晓晴望京虽》佛财驱飞传,初晴带晓凉。雾敛长妾树,云归仙帝乡。涧流漂素沫,岩景瞩朱光。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
-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卢照邻《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
-
入秦川界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卢照邻《入秦川界》陇阪长无极,苍山望不穷。石径萦疑断,回流映似空。花开绿野雾,莺啭紫岩风。春芳勿遽尽,留赏故人同。...
-
登封大酺歌四首 其四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四首 其四》千年圣主应昌期,万国淳风王化基。请比上古无为代,何如今日太平时。...
-
中和乐九章。歌明堂第二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明堂第二》穆穆圣皇,雍雍明堂。左平右墄,上圆下方。调均风雨,制度阴阳。四窗八达,五室九房。南通夏火...
-
咏史四首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卢照邻《咏史四首》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
-
相和歌辞。王昭君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卢照邻《相和歌辞。王昭君》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汉宫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