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约法三章的意思|故事|典故|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汉语文字】约法三章
【汉语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
【词语解释】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字词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
【成语性质】中性词。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成语示例
《汉书·刑法志》:“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
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一回:“这位继室夫人生得十分精明强干,成亲的第三天,便和督办约法三章,约定从此以后,不许再娶姨太太。”
邹韬奋《经历·种种尴尬》:“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约法三章,什么时候交稿,什么时候看校,什么时候拼版。”
附:刘邦后来认为三章大律太简略,难以适应统治的需要,萧何便在秦律的盗、贼、囚、捕、杂、县六篇外,又增设户、兴、厩三篇,形成《九章律》,至此汉朝律令基本成行。
成语典故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 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 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 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 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 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原文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译文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zhǐ,纸)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之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成语故事
刘邦本来是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在秦朝统治下,做过一名亭长(秦朝十里是一亭,亭长是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由于押送民夫去建阿房宫,修骊山墓,刘邦多次去过咸阳。他亲眼看到秦始皇在咸阳街道上出巡的情景,十分羡慕地叹息说:“唉!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取得天下,当上皇帝啊!”
后来,刘邦和项羽一起起义反秦,势力也不断壮大。朝末年,秦军在巨鹿被刘邦和项羽打了败仗,秦二世和赵高不但不发救兵,反而要查办章邯。章邯怕赵高害他,只好率领部下向项羽投降了。
那时候,秦朝大权完全操在赵高手里。公元前206年,刘邦的人马攻破了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离咸阳不远了。二世吓得直打哆嗦,连忙派人叫赵高发兵去抵抗。但是,赵高却派心腹把二世逼死了。后来,二世的侄儿子婴找机会杀了赵高,派了五万兵马守住峣关(今陕西商县西北)。
刘邦的军队进了峣关,到了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一路锐不可当,秦王子婴无奈,带着秦朝的大臣投降了。刘邦收了玉玺,把子婴交给将士看管起来。这样,秦始皇建立起来的强大的王朝,仅仅维持了十五年,就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灭亡了。
刘邦派人把子婴看管起来,自己带着兵马进了咸阳。咸阳的阿房宫真是个迷人的地方,他本来只是个小亭长出身,见秦宫里富丽豪华,美女如云,于是赖在宫中饮酒作乐不愿离开。
樊哙、张良再三劝说,叫他不要贪图眼前的享受,应当以打天下的大事为重,六国的旧贵族都在向咸阳打来,可千万大意不得。刘邦一听很对,马上派人封了贮藏金银财宝的库房,带兵回到霸上。他派人去把守函谷关,阻挡六国旧贵族进入关中。
过了几天,刘邦召集各县有威望的父老豪杰到霸上,告诉大家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大意就是你们已经吃足了秦朝的苦头,什么诽谤一下朝政就要满门抄斩啦,偷偷议论一下时势就要杀头啦,这种法律实在太残暴了。今天,我跟诸位父老约定三条法令:第一,杀人的偿命;第二,打伤人的办罪;第三,偷盗的办罪。除了这三条,其余秦朝的法律一概废除。我是替父老们除害来的,决不坑害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害怕,也希望大家回去把我的话转告给老百姓!刘邦还叫各县父老和原来秦国的官吏到咸阳附近的各县去宣布这三条法令,刘邦的军队在关中的百姓中留下了好的印象。
父老们听了刘邦约法三章,高兴极了,赶快回去向老百姓宣传。老百姓听说沛公刘邦如此宽大仁慈,也都很高兴。他们争先恐后地拿着牛羊肉、酒和粮食来慰劳士兵。刘邦再三辞谢说:“军中有的是粮食,不可接受你们的礼物,若任意收礼,则违反了我刘邦进关的初衷了呢!”老百姓看到刘邦这样爱护他们,自然更高兴。他们都希望刘邦能够永远在关中做王,代替秦朝的统治。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
华夏始祖炎帝简介姓:伊耆,也姓姜氏:烈山氏号:神农(神农也是氏,可能是这一部落区别于其他部落的称呼,神农氏即对该部落或部落首领的称呼)名:石年(石年这名极有可能是后世之人所加)诞辰
-
梦见被追杀,自己选择逃跑,周公解梦表明梦者在现实中有很大的压力,依旧还没有整理出解决问题的头绪,自己往往不知所措,内心相当的纠结,不敢面对现实,根本就不想该怎样去解决问题,有一种消极逃避的心理,仅
-
队名:奉献队 口号:我们因你而激情;你因我们而美好 队名:RainbowTeam 口号:青春如火,超越自我;咸宁咸宁,我们最行! 队名:啸天团队 口号:飞跃巅峰,纵横四海! 队名:梦
-
【正月十五赶庙会】——随大流 【正月十五才拜年】——晚了半月 【正月十五放烟火】——好景不长 【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 【正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
-
为什么芹菜倒立后就会唱歌了? 答案:芹菜倒立后就变成了蔡琴
-
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背烛共怜深夜月,踏花同惜少年春。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文行如君尚憔悴,不知霄汉待何人?
-
【毅然】: 注音:yigrave;raacute;n 释义:(1).坚决的、肯定的 (2).对某事情很认定。 造句:看到这些后他毅然的离开了 毅然的近义词:决然凛然坚决坚毅
-
一泻千里造句九则
-
母鸡可以卖鸡蛋,公鸡可以卖什么? 答案:鸡精
-
【汲瓤: 注音:jiacute;qǔ 释义:(1)吸取经验。 (2).吸收。 造句:我到这里来是汲取经验教训的 汲取的近义词:吸取吸收 【吸收】: 注音:xīs
- 空中楼阁|空中楼阁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 捕风捉影|捕风捉影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 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下一句|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
- 目瞪口呆|目瞪口呆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 后起之秀|后起之秀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 知恩图报|知恩图报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 拔山举鼎|拔山举鼎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 自食其果|自食其果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 鸡犬不宁|鸡犬不宁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 骇人听闻|骇人听闻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